议论今谁及,词章更可宗。
三年依玉树,一别送尘容。
尽日寻山寺,思君傍塞烽。
五言何敢续,持用当缄封。
议论今谁及,词章更可宗。
三年依玉树,一别送尘容。
尽日寻山寺,思君傍塞烽。
五言何敢续,持用当缄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目为《次韵陆务观送行二首(其二)》。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陆务观的敬仰和对文学创作的谦逊态度。"议论今谁及,词章更可宗",这两句高度评价了陆务观的议论才能和词章艺术,认为他在当代无人能及,堪称典范。"三年依玉树",表达了诗人对陆务观长期的追随和深厚的情谊,如同依赖于一棵珍贵的玉树。
"一别送尘容",则流露出离别时的感伤,尘容暗示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接下来的"尽日寻山寺,思君傍塞烽",描绘了诗人独自寻访山寺,心中满是对朋友的思念,这种情感与边塞烽火的壮丽景色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五言何敢续,持用当缄封",诗人表示自己不敢轻易尝试五言诗来继续陆务观的风范,决定将这份深情藏在心底,以书信的形式表达,显示出对前辈的尊重和对自己创作的谨慎。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友人的才华,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和对文学的敬畏。
握手重童侣,卓杰皆成人。
近以相见疏,谈笑逾匿亲。
故老似霜萚,凋谢惊鲜存。
髡髴杖履来,命侍风雨樽。
当年秋宴堂,散漫惟羊豚。
隔囿柴桑篱,菊萎树多髡。
还怜彭泽翁,后起无贤孙。
盛衰有微意,唏嘘焉忍陈?
寒衣在典不可赎,赤手思炊米无宿。
我心如棘君首蓬,相对吞声抵悲哭。
一更月落江云低,二更屋角乌鸦啼。
三更沈沈不得睡,窗纸飒飒风凄凄。
北风凄凄,飘女吹我。孤灯依依,百无一可。
我且击剑女且歌,那复钳唇学瘖哑?
欲慰亲心怡,加饭努吾力。
回首见病妻,牵儿出帷侧。
如何憔悴容,竟非昨所忆。
双眉颦不舒,知尔怨深抑。
睨我身上衣,昏澹有尘色。
如忘亲在前,低头手相拭。
阿妹依母边,蓬妆未梳饰。
谓兄行路劳,劳当暂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