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重童侣,卓杰皆成人。
近以相见疏,谈笑逾匿亲。
故老似霜萚,凋谢惊鲜存。
髡髴杖履来,命侍风雨樽。
当年秋宴堂,散漫惟羊豚。
隔囿柴桑篱,菊萎树多髡。
还怜彭泽翁,后起无贤孙。
盛衰有微意,唏嘘焉忍陈?
握手重童侣,卓杰皆成人。
近以相见疏,谈笑逾匿亲。
故老似霜萚,凋谢惊鲜存。
髡髴杖履来,命侍风雨樽。
当年秋宴堂,散漫惟羊豚。
隔囿柴桑篱,菊萎树多髡。
还怜彭泽翁,后起无贤孙。
盛衰有微意,唏嘘焉忍陈?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过谢家塘少时故居感作六章(其五)》。诗中描绘了诗人重访儿时故居的感慨与回忆。
首句“握手重童侣,卓杰皆成人。”写出了诗人与儿时伙伴重逢的情景,大家已从孩童成长为成年人。“近以相见疏,谈笑逾匿亲。”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见面少了,但彼此间的感情却更加深厚,如同亲人一般。
接着,“故老似霜萚,凋谢惊鲜存。”描述了老一辈人的离世,如同秋霜下的落叶,令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髡髴杖履来,命侍风雨樽。”写出了老人们拄着拐杖前来,诗人亲自侍奉他们饮酒,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与孝顺。
“当年秋宴堂,散漫惟羊豚。”回忆起过去在秋日宴会上的欢乐时光,只有烤肉相伴。“隔囿柴桑篱,菊萎树多髡。”描绘了如今故居周围的景象,菊花枯萎,树木光秃,与往昔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还怜彭泽翁,后起无贤孙。”诗人感叹于陶渊明这样的贤者之后,再无出类拔萃的后代。“盛衰有微意,唏嘘焉忍陈?”表达了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三十年来人委靡,如今劲节似秋横。
三条鲠亮为时重,一叶翩翾去国轻。
莘老不还司谏职,廖公应显出台名。
遐冲尚赖精神折,未许林泉得隐声。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
棠斋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
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鉴倒晴澜。
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隘游人,喧鼓吹,杂歌欢。
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
剩写鹅溪幅,归去凤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