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琴枕鹤经,尽日卧林亭。
啼鸟自相语,幽人谁欲听。
半阑花籍白,一径草盘青。
何必对樽酒,此中堪独醒。
兼琴枕鹤经,尽日卧林亭。
啼鸟自相语,幽人谁欲听。
半阑花籍白,一径草盘青。
何必对樽酒,此中堪独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留题李颉林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静谧的林亭中度过时光的场景。首句“兼琴枕鹤经”暗示了诗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琴和鹤都是高雅的象征,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接下来的“尽日卧林亭”描绘出诗人悠然自得,整日沉浸在自然之中。
“啼鸟自相语,幽人谁欲听”运用拟人手法,写鸟儿的鸣叫仿佛在交谈,而诗人则静静地倾听,享受这份宁静。花儿半开,洁白如籍,小径两旁青草茂盛,构成了一幅清幽的画面。“半阑花籍白,一径草盘青”这两句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展现了林亭的生机与静美。
最后两句“何必对樽酒,此中堪独醒”,诗人表达了即使没有饮酒助兴,这样的环境也能让人精神清醒,内心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的隐士风范。
钦师受谶止凌霄,劫火无端两度烧。
勿讶楼台新壮丽,回头领取旧风标。
不踞千峰万峰顶,谩劳半座分双径。
情知覆水不容收,再向鄮峰提此令。
大器晚成天所托,不怕者些浑烂却。
俯视群飞已刺天,未反掌间仍扑落。
试从列祖图中看,古注与谁同一眼。
浊港渡头无姓儿,睦州城西老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