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寄云阳,穿池面草堂。
寻常登峻岭,丈六得奇强。
井鲋依颓甃,邻花出败墙。
自当甘朽拙,安敢慕羲皇?
卜筑寄云阳,穿池面草堂。
寻常登峻岭,丈六得奇强。
井鲋依颓甃,邻花出败墙。
自当甘朽拙,安敢慕羲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选择隐居之地的情景与心境。首句“卜筑寄云阳,穿池面草堂”点明了诗人选择云阳作为隐居之所,并在草堂前开凿了池塘,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亲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接下来,“寻常登峻岭,丈六得奇强”描述了诗人日常登山的活动,虽是寻常之举,却能从中获得不同寻常的乐趣和力量。
“井鲋依颓甃,邻花出败墙”两句则转向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井中的小鱼依附于破旧的井壁,邻居家的花朵从残破的墙壁中生长出来,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欣赏。最后,“自当甘朽拙,安敢慕羲皇?”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满足与坚持,他愿意接受生活的平凡与简单,不羡慕古代圣贤的理想生活,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
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
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
峨眉不可到,高处望千岑。
一从天宝王维死,于今始遇修夫子。
能向鲛绡四幅中,丹青暗与春争工。
勾芒若见应羞杀,晕绿匀红渐分别。
堪怜彩笔似东风,一朵一枝随手发。
燕支乍湿如含露,引得娇莺痴不去。
多少游蜂尽日飞,看遍花心求入处。
工夫妙丽实奇绝,似对韶光好时节。
偏宜留著待深冬,铺向楼前殛霜雪。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誇荒夷。
归来捧赠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
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