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表达了对于贫穷与通达、顺境与逆境都能达观的豁然之心。在这种心态下,即使是“刖足”的苦刑也能够坦然接受。
接下来的“长倚玉人心自醉, 不辞归去哭荆山”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远离俗世之地的向往。“长倚玉人”可能是对理想化的自然界或理想中的生活伙伴的描绘,“心自醉”表达了一种忘我的享受。而“不辞归去哭荆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同时也流露出了某种哀愁。诗中没有直接表述具体事件或情感,而是通过意象和联想来传递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正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以少胜多、含蓄蕴藉的一大特点。
天鸡不能雄,牝鸡代为鸣。
膊膊复腷腷,岂云非恶声?
壮士误起舞,慨然赴功名。
失身一非时,其辱宁为荣。
枕戈夜未旦,素月当天行。
团团此皎魄,中有妖蟆生。
得地遽僭妄,吞噬亏阴精。
诸仙并束手,坐令天偏盲。
凭日复有乌,翳日失其晶。
安知豢养物,乃起为祸萌。
蒙蔽苟不知,安用天聪明?
知之不能去,容使终古横。
我本山水人,深知山水意。
卜居山水间,山水发灵秘。
维山不厌清,毋为浊流累。
维山不厌深,毋为俗士至。
梦中古桃源,思之辄心醉。
奇遭此佳境,一往快夙志。
抚琴入泉韵,布席落岚翠。
静言养生理,中岁慰悴憔。
平生坠世网,每忆魂犹悸。
固宜古贤人,栖迟乐衡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