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
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
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
峨眉不可到,高处望千岑。
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
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
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
峨眉不可到,高处望千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心境和感受。开篇“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表达了诗人在品茶的过程中,茶香引发了他内心的诗意,仿佛每一口茶都能激发出一个吟咏的旋律。这不仅是对茶的欣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接着“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则描绘了自然景象。甘蔗(甜菜)在春天生长,而这里说它“冷”,可能是因为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新;而“喧雨荔枝深”则是对一种环境的细腻刻画,仿佛可以听到雨声中的每一个细节,荔枝(菠萝)生长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尤为深邃。
“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一种释然。尽管过去有许多急促离别,但现在的心境已经没有遗留的忧伤;而“幽栖”指的是隐居或深居,这里说“已遍寻”,可能是指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宁,已经无所不至。
最后两句“峨眉不可到,高处望千岑”则是一种超脱与向往。峨眉山为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这里说“不可到”,可能是因为它的高大或者诗人自己的局限,但这种说法又带有一种渴望和神秘感;而“高处望千岑”则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眺望,心向往着那些遥远的山峰,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也是对大自然无尽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与心灵世界的深刻体验。
城中醮龙龙苦蛰,城门夜开八人入。
粤从东关煽喊呀,飞烟卷作半空霞。
祝融熛怒咋齿牙,彤幢绛旆纷要遮。
扶桑剥落喧撑叉,两岸炮焦几百家。
当时诸校阵阵来,传呼数里声如雷。
州官令严兵官急,斤斧镵锄勾绠集。
其奈枯河无沈汁,炎曹横恣玄冥詟。
天虽有泪不敢泣,千人万人瞠眼立。
扑之愈张听自戢,就中那得十数椽。
败壁穿穴檐瓦悬,四围灰烬渠岿然。
邻人惊怪一郡传,扫街老妪今几年。
只身穷独头如绵,家无一孔破絮缠。
只馀一棺候弃捐,以此吁天天见怜。
幽明之理岂眇绵,天在屋头非虚言。
陆浑山火虽富妍,无所劝戒何足编,惜渠不遇昌黎仙。
《纪异诗》【宋·林希逸】城中醮龙龙苦蛰,城门夜开八人入。粤从东关煽喊呀,飞烟卷作半空霞。祝融熛怒咋齿牙,彤幢绛旆纷要遮。扶桑剥落喧撑叉,两岸炮焦几百家。当时诸校阵阵来,传呼数里声如雷。州官令严兵官急,斤斧镵锄勾绠集。其奈枯河无沈汁,炎曹横恣玄冥詟。天虽有泪不敢泣,千人万人瞠眼立。扑之愈张听自戢,就中那得十数椽。败壁穿穴檐瓦悬,四围灰烬渠岿然。邻人惊怪一郡传,扫街老妪今几年。只身穷独头如绵,家无一孔破絮缠。只馀一棺候弃捐,以此吁天天见怜。幽明之理岂眇绵,天在屋头非虚言。陆浑山火虽富妍,无所劝戒何足编,惜渠不遇昌黎仙。
https://shici.929r.com/shici/2w5yY4hBMn.html
前日同登二山亭,清源入望清更清。
宗英载酒挟两客,破暑共作城东行。
东湖未到闻人说,香有荷华如郑隰。
社中未为三笑游,亭上姑寻二公迹。
衔杯适意论交情,江山照眼增双明。
聊效韩公文字饮,奚用鼎沸笙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