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竺溪流独木桥,逋仙犹自发长谣。
若为却入千峰去,黄鹄摩天不可招。
三竺溪流独木桥,逋仙犹自发长谣。
若为却入千峰去,黄鹄摩天不可招。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董其昌的笔触,展现了西溪图中的独特景致与情感。首句“三竺溪流独木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溪水潺潺、独木桥横跨其上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次句“逋仙犹自发长谣”,借用了逋仙(可能指隐士或诗人)的形象,通过“发长谣”这一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
后两句“若为却入千峰去,黄鹄摩天不可招”,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要离开眼前的宁静之地,进入那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千峰之中。然而,“黄鹄摩天不可招”一句,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思考。
一阳萌生从此日,老人坚坐午达夕。
浑浑上溯河流黄,赫赫内视神珠赤。
爱如婴儿未离乳,危若游丝袅千尺。
君不见宣房塞河百万人,一旦横流由蚁隙。
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弭节长生宫。
广寒忽堕人间世,但怪步虚声散瑶台空。
四山沉沉万籁寂,夭矫髯龙舞娱客。
弭貂老仙期不来,独倚栏干吹玉笛。
道人不怕九霄寒,银阙冰壶处处看。
天台四万八千丈,明年照我扶藜杖。
吾才如蹇人,何计逐奔马。
吾文如丑女,惟藉粉黛假。
向来已归休,毕志向林下。
块然一愚公,初不系用舍。
国恩定难报,衰涕时一洒。
人本不胜天,岂复论众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