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高乎众意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
- 鉴赏
此联深蕴哲理,以“业高乎众意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为对仗,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业高乎众意岂满”,意味着一个人的成就不应满足于他人的认可或期望之上,而应追求更高的标准,超越自我,达到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里的“业”不仅指事业上的成就,更涵盖了个人品德、学问、艺术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众意”则代表了社会的普遍期待和评价,而“岂满”则强调了不应止步于此,而要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泽及于人功不虚”,则表达了付出的努力和贡献最终会惠及他人,不会徒劳无功。这里的“泽”指的是恩惠、福祉,强调的是个人行为对社会、对他人的积极影响。这句话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周围的人带来正面的影响和改变。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倡导了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不仅要追求个人的卓越与成功,更要关注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和福祉。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及佛教中“利他”精神的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月一日作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
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
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
苍然古磐石,清浅平流水。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
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
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荅梦得闻蝉见寄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