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陈德山·其六》
《挽陈德山·其六》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向平婚嫁尚绸缪,五岳先为梦里游。

八识田中难了事,知心惟许老汤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挽陈德山(其六)》中的片段,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生前追求精神自由的感慨。

首句“向平婚嫁尚绸缪”,以向平的故事暗喻逝者在生前对婚姻家庭的精心安排与经营,体现了对逝者在人世间的责任与情感的重视。向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子,后世常以其故事来比喻对家庭的忠诚与奉献。

次句“五岳先为梦里游”,则以五岳象征着人生的广阔天地和无尽的探索欲望。这里将五岳视为梦境,暗示逝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或许已开始对生命的意义、世界的奥秘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探索,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第三句“八识田中难了事”,借用佛教中的“八识”概念,指人的意识活动,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及分别、俱行二识。此句表达的是逝者在生命的尽头,面对复杂的人性和宇宙真理,难以彻底理解和解答,隐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知心惟许老汤休”,“老汤休”可能是指老友或知音,这里表达了逝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能理解、共鸣的只有那些真正懂得他、与他心灵相通的朋友。这句话既是对逝者人格魅力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真挚性的颂扬,强调了在生命旅程中,能够找到心灵契合的朋友是多么宝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思的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个人成长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八月四日送子延哲北上八日至镇江游甘露寺看狠石泛舟登焦山至绝顶顺风扬帆直抵金山壮哉游乎得诗四首·其三金山

快得天风便,轻帆破浪花。

江山曾有约,人世亦无涯。

岸压潜鼍窟,潮侵落雁沙。

未须留玉带,且欲访灵槎。

(0)

奉次杨靳二阁老见寿之韵

只今廊庙有居州,野渡宜横一叶舟。

月上东山成独饮,花明西苑共谁游。

杜陵卧病伤今雨,宋玉怀人感暮秋。

多谢新诗寄林下,寿筵无地献觥筹。

(0)

韩文公蓝关图

韩公不信佛,肯信世有仙。

牡丹花上谁所赋,一朝雪拥蓝田关。

阿湘幻化有如此,神仙灼灼在眼前。

使公一语稍低屈,携手同行良非难。

胡为骑马浪自苦,祗令收骨江之边。

乃知此公胸中屼峍有壮气,抵死不肯从湘言。

当时果州有谢女,白昼居室生云烟。

须臾上升众所见,公谓魑魅物怪其逢旃。

后来儒者颇好异,遂令末世坎离龙虎纷纷传。

乃知韩公不可及,泰山北斗不独文章然。

(0)

过子畏别业

十月心斋戒未开,偷閒先访戴逵来。

清溪诘曲频回棹,矮屋虚明浅送杯。

生计城东三亩菜,吟怀墙角一株梅。

栋梁榱桷俱收尽,此地何缘有佚材。

(0)

苦雨二首·其一

南方春夏交,正是插秧候。

望望惜雨乾,事乃胡大缪。

霖霪已弥旬,雨意犹未透。

山头争出云,不断如饙馏。

滑滑深路泥,幢幢泻檐溜。

只愁地将浮,又恐天果漏。

乖气乱暄寒,重阴错昏昼。

灶硎产鲋鱼,庭树号饥鼬。

梁柱亦何为,尚可充燎槱。

嗟嗟彼苍生,其命固难救。

洪范学不传,将谁执其咎。

(0)

至徐州口占四绝·其四

放歌曾是昔年游,濯足看山坐浪头。

今日重来人不见,满天风雨过徐州。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