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归朝欢·和苏伯固》。诗人以梦境起笔,描绘了一幅舟行震泽、雪浪翻腾的壮丽景象,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身处庐山之中,满目皆是青翠的峰峦,如同倚天而立。他感叹自己一生漂泊,与朋友都是江南的过客,梦境与现实交织,如同飞梭般短暂。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苏伯固的深深怀念,引用屈原的典故,暗示苏伯固离去后,如同楚地的山水失去了色彩。他对苏伯固的才华赞不绝口,认为其才情犹如唐朝的刘禹锡,而武陵之地则遥远而神秘,仿佛将他们的友情跨越了时空。
最后,诗人寄语未来的岁月里,希望他们的友谊能像竹枝词那样流传,尽管时代变迁,但他们的诗词仍能跨越古今,成为永恒的佳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