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火当轩暑气蒸,梅花开日又坚冰。
四时最好凉秋节,几树幽花伴一僧。
榴火当轩暑气蒸,梅花开日又坚冰。
四时最好凉秋节,几树幽花伴一僧。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凉秋之景,以木芙蓉为载体,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
首句“榴火当轩暑气蒸”,以榴花的热烈与夏日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季节的转换。榴花的红艳如同火焰,映照在窗前,却也预示着暑气的消散。
次句“梅花开日又坚冰”,通过梅花的开放与坚冰的形成,巧妙地将冬季的寒冷与生机并置,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力的顽强。
“四时最好凉秋节”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秋季的喜爱,认为这是四季中最宜人的时节,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最后,“几树幽花伴一僧”则以木芙蓉作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僧人与幽花相伴的静谧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木芙蓉的幽静与僧人的清心寡欲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深意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
平生最爱烟水閒,不知岁月磨江山。
干戈七载厌奔走,清霜夜入飞蓬间。
我家山水擅平远,未向郭熙见秋晚。
惊鸿断处抹微云,野水尽头横翠巘。
林塘绿净明拒霜,似与枫叶骄秋阳。
东坡山谷妙言语,珠玉倍增山水光。
乱离记得承平日,政出多门事如发。
伤心北猗归何时,园苑荒凉万年石。
朝来转西风,天巧借吾便。
解维溢江口,去若弦上箭。
水光漾朝曦,过浪掣惊电。
周旋谢神贶,冠坐敢不变。
斯须走四驿,俛仰蓦二县。
谁知久留滞,一旦乃适愿。
吾闻信由中,溪毛可羞荐。
咄哉和氏璞,底事待三献。
亨否自有时,时亨百无谴。
雷声在渊默,若讷故大辨。
千岩与万壑,左右供几砚。
落帆风亦止,璧月熨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