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梢戛戛敲鸣玉,云叶差差传新绿。
亭前十顷碧琉璃,过雨荷花净如浴。
客来不迎君莫嗔,我有清风如故人。
先生午醉睡正熟,长须倒尽床头春。
露梢戛戛敲鸣玉,云叶差差传新绿。
亭前十顷碧琉璃,过雨荷花净如浴。
客来不迎君莫嗔,我有清风如故人。
先生午醉睡正熟,长须倒尽床头春。
诗人以精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露梢戛戛敲鸣玉,云叶差差传新绿"中,露珠挂于梧桐叶尖,如同敲击玉石般清脆,这不仅是声音的描写,也暗示了夏日的清凉与生机。"云叶"指的是树叶,被云雾轻拂,显得格外鲜嫩,新绿色的传递则象征着季节更替与生命力。
接着“亭前十顷碧琉璃,过雨荷花净如浴”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水边。"亭前十顷碧琉璃"形容的是一片广阔的碧绿色泽,如同琉璃一般珍贵,这里的“碧”字用得十分精准,既描绘了颜色,也烘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而"过雨荷花净如浴"则是对荷花在雨后更加洁净、生机勃发的一种写照,这里不仅美化了自然,更有洗尘涤性的寓意。
诗人接下来转向心情表达:“客来不迎君莫嗔,我有清风如故人。”面对客人的到来,诗人并不以往常的热情相待,而是选择了一种超脱和淡然。"我有清风如故人"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足,这里的“清风”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像是诗人的旧友,给予他安慰。
最后,“先生午醉睡正熟,长须倒尽床头春。”描绘的是主人午后沉醉于梦中的情形。"先生"指代主人,而"午醉"则展现了主人悠闲自在的情态。"长须倒尽床头春"中,“长须”或许是对主人长发的委婉指代,"床头春"则有可能是窗外景象的映射,这里的“春”字,用得既含蓄又传神,不仅描绘了自然,更透露了主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心境。每一句都如同一幅精致的山水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意境之中。
白云之半西峰西,秋树十万红锦披。
紫金交注宝丝网,碧海晴拥珊瑚枝。
西风泠泠时中之,云璈宛转清商移。
采旄飏云巫女下,豹旗揭雨山鬼啼。
枝枝叶叶迎薄寒,山僧野客争来看。
关河岁晚金气肃,青帝假尔丹砂颜。
外方作态中则病,色若可怜心不竞。
山烟欲暝严霜飞,松柏萧萧有本性。
数峰卧未起,一峰蹶然兴。
团团敛珠规,潋潋经玉绳。
遂令一卷石,乃得弹子称。
坚刃削积铁,壁立不可升。
刻画出众皱,细路生榛艿。
压江始讶黑,窥舰俄愁崩。
轻猱不敢踏,何况摩霄鹰。
晨楫凌浩渺,万象资凭陵。
抬头惮险艰,履薄增凌兢。
卧思飞仙才,兴至何难登。
袖中蝌蚪字,拿攫工镌誊。
谛观仍荡荡,大笑同苍蝇。
娟娟隔岸山,历历临江树。
摇摇独客心,漠漠沙洲渡。
褰裳送行舟,劳子远来赴。
去住各艰辛,川涂莽回互。
征侨嗟不逢,芳华怅迟暮。
了思良会难,始省初心误。
纡威入晚烟,不辨烟中路。
饥禽解笑人,投老去丘墓。
落日在马首,山色青绵绵。
上有禁烟树,下有旌善田。
五蛇一乾腊,明信夫何愆。
遗荣怨未平,矫时或过焉。
我欲望南山,径路抑已偏。
我欲望北山,猿鹤还可怜。
不才愧持禄,文身以贪天。
振策遵前涂,空歌《招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