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重山·其三》
《小重山·其三》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小重山

黄帕衔鳌结象床。捲衣长拂面、侍君王。

衫襟深惹御篝香。绡幛影,隐隐见鸳鸯。

别院罢霓裳。众中新赐着、殿头黄。

年来独系绛纱囊。江南路,四十杜秋娘。

(0)
鉴赏

这首《小重山·其三》是清代词人毛奇龄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场景。开篇“黄帕衔鳌结象床”形象地展现了华丽的宫廷装饰,暗示了皇室的尊贵气派。接下来,“捲衣长拂面、侍君王”描绘了宫女们服侍君主的恭谨与温柔。

“衫襟深惹御篝香”写出了衣物上残留的皇家香气,而“绡幛影,隐隐见鸳鸯”则通过轻薄的纱帐和隐约可见的鸳鸯图案,寓言了宫廷中爱情的微妙与隐秘。

下片转而描述了宫廷舞蹈的结束,“别院罢霓裳”,暗示了宴乐的结束。接着,“众中新赐着、殿头黄”表达了新晋嫔妃的荣耀,以及她们在宫殿中的显赫地位。“年来独系绛纱囊”则透露出词人对这些女子命运的关注,暗示她们可能面临着孤独和期待。

最后,“江南路,四十杜秋娘”借用了杜秋娘的典故,杜秋娘曾因才色出众而被选入宫,但最终命运多舛。此处暗指这些女子或许也将面临类似的命运,流露出词人对她们未来的忧虑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词人对于宫廷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或曰虽有寓意然非善言故改作

红芳瘦尽绿阴肥,幽鸟枝头自在栖。

一日天风吹羽翮,上林便作好声啼。

(0)

山行即事二首·其一

山径春深满绿苔,景陵东去转萦回。

忽逢樵父惊相问,言自黄花镇里来。

(0)

题贾园四首·其三

树绕园亭水漫池,西溪风物最宜诗。

即教痛饮成深醉,莫遣空悬别后思。

(0)

送毛东塘侍御北还后怀寄八首·其七

别来公署易黄昏,心曲凭谁与细论。

宦海风波无定处,相逢何日对芳樽。

(0)

送潘伯振守汉中三首·其三

金城户曹张凤翔,埋玉空山宿草长。

天上故人驱五马,经过流涕问孤孀。

(0)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其一

宋台梁馆暮霜馀,野色苍茫拥使车。

马首不随南去雁,袖中元有北征书。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