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白石风雨起,怪石苍苍势埼礒。
丛深野竹动猿哀,疑在湘江层叠里。
举头却见青天青,老树偃蹇虬龙形。
盘根九土比金石,势与五岳争风霆。
丝萝引蔓自蒙翳,苔藓附丽相纵横。
霜繁露重日慄冽,坚冰积雪时亏盈。
栋梁之姿不易得,天意岂肯随飘零。
新条旧发更修直,老干轮囷更错节。
翠帷密叶膏沃光,云景芳华重结实。
扶桑倚注启明东,峥嵘载捧青霄日。
高堂白石风雨起,怪石苍苍势埼礒。
丛深野竹动猿哀,疑在湘江层叠里。
举头却见青天青,老树偃蹇虬龙形。
盘根九土比金石,势与五岳争风霆。
丝萝引蔓自蒙翳,苔藓附丽相纵横。
霜繁露重日慄冽,坚冰积雪时亏盈。
栋梁之姿不易得,天意岂肯随飘零。
新条旧发更修直,老干轮囷更错节。
翠帷密叶膏沃光,云景芳华重结实。
扶桑倚注启明东,峥嵘载捧青霄日。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枯木竹石图景。开篇以“高堂白石风雨起”渲染出一种苍茫的自然氛围,随后通过“怪石苍苍势埼礒”、“丛深野竹动猿哀”等句,细腻地勾勒出岩石的形态和竹林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接着,“举头却见青天青”一句,将读者的目光从地面拉向天空,展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老树偃蹇虬龙形”则以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老树的姿态,仿佛是蜿蜒的龙身,充满了力量感。
“盘根九土比金石,势与五岳争风霆”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树木根系的坚韧与气势,将其与大地、山岳相比较,凸显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丝萝引蔓自蒙翳,苔藓附丽相纵横”描绘了藤蔓与苔藓在枯木上生长的景象,虽环境恶劣,但生命依然顽强。
“霜繁露重日慄冽,坚冰积雪时亏盈”则通过自然界的严酷条件,衬托出枯木竹石的生命力。最后,“栋梁之姿不易得,天意岂肯随飘零”表达了对这些坚韧不拔生命的赞美,认为它们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不应轻易被忽视或遗忘。
“新条旧发更修直,老干轮囷更错节”描述了枯木竹石在岁月变迁中仍保持其独特的形态,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翠帷密叶膏沃光,云景芳华重结实”则描绘了即使在严冬之后,它们也能重新焕发生机,展现出勃勃的生机。
“扶桑倚注启明东,峥嵘载捧青霄日”以象征手法,将枯木竹石比作初升的太阳,寓意着它们虽历经风雨,但依然能照亮前方的道路,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枯木竹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坚韧精神,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像这些植物一样,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不断追求成长与进步。
村农畏生客,久习始渐驯。
过予论田事,词鄙理多真。
居安不识患,幸为荒僻民。
天或水旱偏,有粟储朽陈。
递言及时变,摇首意若瞋。
谓渠称官家,当系皇家身。
食禄昧其素,曷由风儿孙?
斯言虽戆拙,具见直道存。
妾生身依郎,妾死魂谁依?
暗草渟星光,泉台路多迷。
白日照不及,趾软愁烂泥。
郎目望不及,渺知妾何归?
妾归亦有自,往与爷娘栖。
妾死有爷娘,郎生终妾违。
妾魂倘能来,就郎匿郎衣。
终恐郎不知,夕与郎梦期。
魂来梦或见,梦醒魂终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