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生身依郎,妾死魂谁依?
暗草渟星光,泉台路多迷。
白日照不及,趾软愁烂泥。
郎目望不及,渺知妾何归?
妾归亦有自,往与爷娘栖。
妾死有爷娘,郎生终妾违。
妾魂倘能来,就郎匿郎衣。
终恐郎不知,夕与郎梦期。
魂来梦或见,梦醒魂终离。
妾生身依郎,妾死魂谁依?
暗草渟星光,泉台路多迷。
白日照不及,趾软愁烂泥。
郎目望不及,渺知妾何归?
妾归亦有自,往与爷娘栖。
妾死有爷娘,郎生终妾违。
妾魂倘能来,就郎匿郎衣。
终恐郎不知,夕与郎梦期。
魂来梦或见,梦醒魂终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生命尽头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尽想象。诗中充满了对生死、相聚与分离的深刻思考。
开篇“妾生身依郎,妾死魂谁依?”表达了女子对伴侣的依赖和对死后灵魂无所依傍的忧虑。接着,“暗草渟星光,泉台路多迷”描绘了死亡后的迷茫世界,暗示了生命的终结与未知的恐惧。
“白日照不及,趾软愁烂泥”进一步渲染了死亡后环境的荒凉与不可触及的绝望感。“郎目望不及,渺知妾何归?”则表达了女子对伴侣无法看到自己归宿的遗憾。
“妾归亦有自,往与爷娘栖。”女子设想自己死后会回到父母身边,但“妾死有爷娘,郎生终妾违。”又揭示了两人最终无法团聚的命运。
“妾魂倘能来,就郎匿郎衣。”女子想象着自己的灵魂或许能回到人间,靠近并藏匿在爱人的衣物中,以求短暂的相聚。“终恐郎不知,夕与郎梦期。”表达了即使如此,也害怕爱人无法感知,只能期待在梦中相见。
最后,“魂来梦或见,梦醒魂终离。”总结了整个情感的循环,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中的相聚,最终都无法逃脱离别的命运。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生死、爱情与相聚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