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照竹色,老槐摇池光。
凭栏俯虚檐,忽此陶一觞。
主人与客笑,万事俱茫茫。
回首十年梦,吹霜晚云黄。
寒日照竹色,老槐摇池光。
凭栏俯虚檐,忽此陶一觞。
主人与客笑,万事俱茫茫。
回首十年梦,吹霜晚云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首句“寒日照竹色,老槐摇池光”以寒日的阳光照耀下,竹子和老槐树在池塘边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凭栏俯虚檐,忽此陶一觞”,诗人站在栏杆旁,俯瞰着空旷的屋檐,突然饮下一杯酒,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主人与客笑,万事俱茫茫”则展现了主人与客人欢聚一堂,笑声连连的场景,但在这份欢愉背后,却隐藏着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最后,“回首十年梦,吹霜晚云黄”将思绪拉回过去,十年的时光仿佛一场梦,随着晚霞的消散,一切变得模糊不清,只有那晚云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金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瞬间的捕捉,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
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
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
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
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
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
转饷七盘山,骨满秦川底。
太息问朝绅,食粟斯已矣。
幸哉荀卿门,尚有苞邱子。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
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
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既尝小天下,复观邃古前。
羲黄与尧舜,荡灭同云烟。
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
下视大海旁,神州自相连。
天地有变亏,何人得升仙。
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
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
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乾。
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
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哀哉一颜渊,独立瞻吴门。
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
复有孟子舆,眷眷明堂言。
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
上采黄金成,下塞宣房湍。
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