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岱》
《登岱》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

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

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既尝小天下,复观邃古前。

羲黄与尧舜,荡灭同云烟。

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

下视大海旁,神州自相连。

天地有变亏,何人得升仙。

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

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

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乾。

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

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哀哉一颜渊,独立瞻吴门。

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

复有孟子舆,眷眷明堂言。

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

上采黄金成,下塞宣房湍。

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

(0)
鉴赏

此诗《登岱》是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所作,通过登临泰山的壮丽景象,抒发了对历史、哲学以及人生深刻的思考。

首句“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以孔子未能实现其理想之道,而怀念泰山起笔,引出对历史的感慨。接着“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表达了对孔子著作流传却未亲眼见证西周盛世的遗憾。随后诗人转向对泰山的描述,“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赞叹历代帝王对泰山的尊崇,同时对历史记载的荒疏表示质疑。

“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与社首山的低矮,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进一步探讨天地变化,提出“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感叹先贤的逝去和历史的变迁。接着“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表达了对末世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探寻宇宙真理的渴望。

“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乾”,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漫长和自然力量的惊人。诗人对石碑的磨损和封松的衰败感到惋惜,“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同时也对太阳不再东升、长夜漫漫的未来表示担忧。

最后,“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叹息。整首诗通过登岱这一行为,将个人情感、历史反思、哲学思考融为一体,展现了顾炎武深沉的思想和对时代变革的敏锐洞察。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始之宣城郡诗

下帷阙章句,高谈愧名理。

疏散谢公卿,萧条依掾吏。

簪发逢嘉惠,教义承君子。

心迹苦未并,忧欢将十祀。

幸沾云雨庆,方辔参多士。

振鹭徒追飞,群龙难隶齿。

烹鲜止贪兢,共治属廉耻。

伊余昧损益,何用只千里。

解剑北宫朝,息驾南川涘。

宁希广平咏,聊慕华阴市。

弃置宛洛游,多谢金门里。

招招漾轻楫,行行趋岩趾。

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

(0)

悲哉行

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

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

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翩翩鸣鸠羽,喈喈苍庚吟。

幽兰盈通谷,长秀被高岑。

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

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

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

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沈。

愿托归风响,寄言遗所钦。

(0)

三笑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0)

家塾联

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0)

江城子.夜雪

被池难熨夜寒生。梦初醒。小窗明。

看月开门、正待下阶庭。

吹下满天杨柳絮,黏翠袖,冷无声。

晓来不怕剪风轻。卷纱棂。拓银屏。

极目远山、遮却几分青。

层叠远山全不见,惟一抹、白云横。

(0)

寄常父·其二

红蓼最宜秋雨湿,绿槐无奈晚风吹。

向来不用忧烦暑,庭户清凉自有诗。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