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六客有言存心者,未得其序,因赋》
《水调歌头·其六客有言存心者,未得其序,因赋》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

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

行尽武陵溪路,忽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

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举全体,既尽得,要敛收。

勿忘勿助之际,玄牝一丝头。

君看天高地下,中有鸢飞鱼跃,妙用正周流。

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汪莘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六》。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邃的意境。

开篇“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表达了寻找内心真理的渴望,强调了这种追求必须来自个人的内在努力。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歌的思考方向,即探索生命和存在的本质。

接着,“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豁然”意味着一种突然的悟到,而“知性与天侔”则表达了对宇宙本原和生命真谛的理解,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下文转入具体景象,“行尽武陵溪路,忽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世俗的美好世界。这里的“渔子”和“渔舟”象征着一种远离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紧接着,“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则通过历史上有名的逸事(如苏武、江淹),表现了忠诚不渝和坚守信念,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形下也不忘初心。这里“输与逃”指的是苏武不屈,江淹绝交,而“秦侣”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

至于“举全体,既尽得,要敛收”,则是在告诫读者要将所悟到的真理内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修养,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给自足和圆满。

最后,“勿忘勿助之际,玄牝一丝头”表达了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不应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或事物,而应当保持一份感激之心。这里“勿忘勿助”强调了对恩惠的纪念和回报。

全诗最后,“君看天高地下,中有鸢飞鱼跃,妙用正周流。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一种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如“鸢飞鱼跃”),体会到生命力和宇宙之美,以及这种美妙运用在世界间的流动状态。最后,“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则表达了这样的深邃真理不宜与凡夫俗子分享,只能与同样有深刻理解之人的交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哲学思想的引用,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在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晚霁欲归三绝·其三

印颗初封马在庭,杖藜犹傍竹边行。

老兵莫漫催人去,且听幽禽说晚晴。

(0)

次韵庭藻题寒林渭川二图二首·其二

烟梢零乱一川寒,换得天孙锦绣端。

却忆东窗旧时竹,年来新笋尽成竿。

(0)

雨中梅花犹有存者

江雨无情不管人,残梅有韵故相亲。

闭门无事仍无客,花作羞娥酒当春。

(0)

次韵艾主管约同居酬唱

老年无句上诗坛,晚向荆州始识韩。

马历险艰知足健,树从黄落见根蟠。

不妨论好同胶漆,已复书盟在肺肝。

许我三冬共灯火,不须冲雨过苏端。

(0)

今岁中秋无月闰八月十五日夜月色明甚二首·其二

秋意关心切,蟾光见面难。

欲成邀月饮,颇恨与谁看。

天近瞻银阙,云空见玉盘。

老夫浑不寐,欢喜一凭栏。

(0)

次韵艾主管观仆楚词赘说见贻

传记区区考异同,文章空愧楚人功。

穷年弄笔知何事,芸叶香中作蠹虫。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