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德自燕中西归省我于汾州天宁寺》
《子德自燕中西归省我于汾州天宁寺》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一载燕台别,频承注问书。

天空乌鸟去,秋到雁行初。

共识班衣重,偏怜皂帽疏。

轻身骑款段,一径访樵渔。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友人从燕地归来探望诗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怀旧之情。首句“一载燕台别”,简洁明了地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与地点,燕台,这里指代燕京,暗示了友人与诗人的深厚友谊。接下来的“频承注问书”,则展现了友人对诗人的关怀与思念,通过频繁的书信往来,传递着彼此的牵挂。

“天空乌鸟去,秋到雁行初”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天空中的飞鸟离去,预示着季节的更替,秋天的到来,而大雁南飞则是秋季特有的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之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共识班衣重,偏怜皂帽疏”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与对友情的珍视。“共识班衣重”,意为共同经历过的美好时光难以忘怀,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偏怜皂帽疏”,则可能是在感叹友人旅途劳顿,或是对友人朴素装扮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关心。

最后,“轻身骑款段,一径访樵渔”,描述了友人归来的场景,以轻松的姿态骑着马匹,探访山林间的樵夫和渔民,既展现了友人归家后的悠闲与自在,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深厚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友情的温暖与珍贵。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四首选三·其二

南渡艰难日,仓皇诏督师。

二陵半榛莽,四镇各旌麾。

慷慨复仇议,悽凉绝命词。

龙髯攀未逮,自恨一年迟。

(0)

哭喻庶三

垂老相望先我死,更谁坠绪探船山。

卅年气类期闻道,八表氛祲为改颜。

忍问海涯流恺涕,只今俎上寄痴顽。

南朝台观鸿飞处,忆泣兴衰挟往还。

(0)

五王夜燕图

积善坊中五王宅,重楼复阁辉金碧。

大衾长枕共春秋,斗鸡走狗连朝夕。

花萼楼前夜开燕,沉水凝烟灯吐焰。

列坐申王兴岐薜,让皇降席同南面。

昆仑琵琶凉州歌,当时进御染云和。

宫声不属商声暴,琵声起少琶声多。

独有汝阳知律吕,曾把流离陈明主。

他日回銮蜀道中,不教审听铃淋雨。

(0)

题画廿四首·其五

百尺松杉贴地青,布衣衲衲发星星。

空山寂寞人声绝,狼虎中间读道经。

(0)

满庭芳

莫觅东西,休搜南北,玄真只在身中。

万缘齐断,神气始和冲。

只要君心慷慨,慧刀举、劈破昏蒙。

还知否,般般撒手,性命可圆容。真空。

离色相,闲闲闲里,慢慢休憁。

恁婪耽布素,物外飘蓬。

饥则巡门觅饭,饱来后、明月清风。

逍遥处,哩凌啰凌,落魄恁西东。

(0)

如梦令

只把灵台频扫。惜取自家真宝。

火里长莲花,便是修行玄奥。颠倒。颠倒。

境灭心忘了了。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