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媚风娇,正人归翠榭,梦度蓝桥。
跨鸾欢倚玉,倒凤误吹箫。春情都付与纤腰。
沈郎带围,和烟也销。待他日教细认,烛花偷照。
愁悄。思渺渺。团扇未凉,时在郎怀抱。
不恨天涯,水遥山远,只恨无端芳草。
草自青青遍天涯,可怜人向天涯老。
单衾寒,细沈沈,莲漏催晓。
月媚风娇,正人归翠榭,梦度蓝桥。
跨鸾欢倚玉,倒凤误吹箫。春情都付与纤腰。
沈郎带围,和烟也销。待他日教细认,烛花偷照。
愁悄。思渺渺。团扇未凉,时在郎怀抱。
不恨天涯,水遥山远,只恨无端芳草。
草自青青遍天涯,可怜人向天涯老。
单衾寒,细沈沈,莲漏催晓。
这首《换巢鸾凤》是清代蒋敦复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男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开篇“月媚风娇”,营造出一种温柔旖旎的氛围,仿佛月色与微风共同为这对恋人编织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晚。接着,“正人归翠榭,梦度蓝桥”两句,巧妙地运用了“翠榭”、“蓝桥”这两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地名,暗示了恋人间的相会与离别,以及他们内心深处对彼此的深深思念。
“跨鸾欢倚玉,倒凤误吹箫”描绘了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鸾鸟象征着爱情的和谐与美满,而“倒凤误吹箫”则可能暗指了一种意外或误会,但并未破坏他们之间的感情。接下来的“春情都付与纤腰。沈郎带围,和烟也销”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述女子的腰身和沈郎(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带围变化,形象地表达了爱情的力量,能够改变人的外在形态,甚至让时间的流逝变得缓慢。
“待他日教细认,烛花偷照”则预示了未来重逢的期待,即使是在昏暗的烛光下也能辨识彼此,这份深情厚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结尾部分“愁悄。思渺渺。团扇未凉,时在郎怀抱”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在分离的日子里,团扇的温度仍能感受到恋人的温暖怀抱,这种情感的传递跨越了物理的距离。
“不恨天涯,水遥山远,只恨无端芳草”一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虽然天各一方,山水阻隔,但对爱情的执着却如同无边的芳草,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最后,“草自青青遍天涯,可怜人向天涯老。单衾寒,细沈沈,莲漏催晓”则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人世间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岁月流转,爱情依旧如初,但时光的流逝却让人感到无限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复杂,以及人在面对时空距离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食人食于人,事殊心则同。
较课雨与晴,均此望岁功。
忆我春夏交,云汉歌蕴隆。
殷忧廑慈宁,步祷诚乃通。
东阡沾霢霢,南亩舒虫虫。
起枯而苏槁,额手感彼穹。
朝穟饱玉露,午颗摇金风。
高原与下隰,一例皆芃芃。
有秋竟可企,非予忖度中。
奉侍大安舆,欣览䆉稏丛。
一笑慈颜豫,信可慰予衷。
赋诗志农要,匪为誇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