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生破素产,佔毕学为儒。
间为人卜地,母乃饥所驱。
策杖凌高巅,猿猱也不如。
得钱不作活,时时收古书。
梁生破素产,佔毕学为儒。
间为人卜地,母乃饥所驱。
策杖凌高巅,猿猱也不如。
得钱不作活,时时收古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梁生的人物,他为了学习儒家学问,不惜破耗家产,投身于读书求学之中。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因此减轻,反而因需为他人卜地谋生而使母亲饱受饥饿之苦。梁生手持拐杖,攀登高山,连猿猱都不及他的勇猛与坚韧。尽管如此,他所获得的钱财并未用于改善生活,而是用来收集古籍,追求知识的海洋。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梁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他虽然生活困顿,但内心充满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深思与敬佩。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他们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的坚韧品质。
唤醒灵均,为问餐、秋菊落英消息。
秋英元不落,妙筌谁识。
要悟灵均言外意,此花珍重殊难得。
待英蕤、零落始供餐,休轻摘。九月律,当无射。
黄落尽,无颜色。惟兹独秀,冷露寒霜侧。
不肯悠悠随宿莽,只将凛凛争松柏。
把九章橘颂,试同观,方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