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百里道,登顿几千重。
流水咽危石,阴风啸古松。
晓霜人度碛,暝路仆迷踪。
夜宿投村店,沾襟露气浓。
逶迤百里道,登顿几千重。
流水咽危石,阴风啸古松。
晓霜人度碛,暝路仆迷踪。
夜宿投村店,沾襟露气浓。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漫长崎岖山路上的旅人的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
首句“逶迤百里道,登顿几千重”开篇即展现出道路的蜿蜒曲折,以及行走的艰辛与漫长。接着,“流水咽危石,阴风啸古松”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象:溪水在险峻的岩石间低吟,阴冷的风吹过古老的松树,发出凄厉的啸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晓霜人度碛,暝路仆迷踪”则进一步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旅途的艰难。清晨时分,霜气弥漫,旅人穿越荒漠;黄昏降临,道路变得模糊,仆役迷失了前行的足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更迭,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挑战。
最后,“夜宿投村店,沾襟露气浓”收尾,描述了旅人夜晚投宿于村庄小店的情景。露气浓厚,既指自然界的露水,也可能象征着旅途的辛劳与内心的沉重。这一句既是对旅途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旅人疲惫心境的深刻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长途跋涉中旅人的心理状态和自然环境的特征,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旅途艰辛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
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白酒甜盐甘如乳。绿觞皎镜华如碧。
少年持名不肯尝。安知白驹应过隙。
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
逶迤好气佳容貌。经过青琐历紫房。
已入中山冯后帐。复上皇帝班姬床。
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
日暮耿耿不能寐。秋风切切四面来。
玉阶行路生细草。金炉香炭变成灰。
得意失意须臾顷。非君方寸逆所裁。
巍巍有晋,道隆虞唐。元宗中兴,明祖重光。
我帝承基,圣后作皇。生而神明,诞质圭璋。
有乱同符,恢我王纲。台衡增耀,元辅重辉。
泉哉若人,之颜之徽。知文之宗,研理之机。
入铨帝评,出纲王维。帝曰尔徂,往镇江土。
俾尔旄麾,授尔齐斧。昔周之宣,有熊有武。
在汉五叶,营平作武。推毂委诚,惟余与汝。
俯偻勤时,非遑晏豫。星陈宿驾,玄旌首路。
轻舟龙骧,武旅云布。我恋惟爱,尔勤王度。
迟迟之感,监寝宵悟。人亦有言,德輶如毛。
重非千钧,人鲜克效。武有七政,文敷五教。
义在止戈,威崇戢暴。勖尔远猷,迈尔英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