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天心远,如何冬令乖。
治神修祷祀,格帝戒明斋。
华省寒阴静,层城夕气佳。
谁知陋巷里,玄默与君皆。
曾是天心远,如何冬令乖。
治神修祷祀,格帝戒明斋。
华省寒阴静,层城夕气佳。
谁知陋巷里,玄默与君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慎中在礼部祈求降雪时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首句“曾是天心远”,表达了对上天的虔诚与向往,但紧接着的“如何冬令乖”则流露出对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感。诗人通过“治神修祷祀,格帝戒明斋”这两句,展现了他祈求上天降雪的决心与虔诚,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尊重。
“华省寒阴静,层城夕气佳”两句,描绘了祈雪仪式进行时的宁静氛围与美好景象,华美的官署在寒冷中显得格外静谧,夕阳下的城市更是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这种对比,既突出了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谁知陋巷里,玄默与君皆”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关注与思考。在华丽的官署之外,还有无数平凡的巷弄与人,他们或许没有机会参与这样的仪式,但他们同样拥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宿雨滋兰,轻风飐柳,新来随处和融。
幽兰曲径,花气巧相通。
燕子才飞又语,带芹泥、时点芳丛。
微中酒,日长睡起,心事在眉峰。
年年,春好处,联镳荡桨,拾翠挪红。
任金貂醉脱,不放杯空。
谁信风流一别,当时事、已逐飞鸿。
云山晚,阑干罢倚,烟寺起疏钟。
曾访神仙岩洞来,人言伟观似天台。
藤萝足下猿猱啸,钟鼓声边日月开。
灯续佛光凝紫翠,云将蜃气作楼台。
最怜贯石神龙尾,犹带天东雨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