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笛》
《闻笛》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何人吹玉笛,偏遗怨声来。

楚地已衰柳,吴山尽落梅。

不堪曾憭慄,况值独徘徊。

胡必羌城下,能令壮士哀。

(0)
鉴赏

这首《闻笛》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闻笛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思绪。

首句“何人吹玉笛,偏遗怨声来”,开篇即以疑问引入,仿佛在问世间,是哪位高人吹奏着那悠扬而又充满哀怨的笛声,这声音似乎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直击人心。接下来,“楚地已衰柳,吴山尽落梅”两句,运用了典型的古典意象,将笛声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远的氛围。衰柳、落梅,既是季节更替的象征,也是生命凋零的隐喻,与笛声中的哀怨相呼应,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感慨。

“不堪曾憭慄,况值独徘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这里的“憭慄”是指因寒冷或恐惧而感到的战栗,这里用来形容内心深处的悲凉与不安。诗人通过“不堪”二字,表达了面对这种情感时的无力感,而“况值独徘徊”则强调了在这种情感面前的孤独与无助,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

最后,“胡必羌城下,能令壮士哀”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羌城,此处可能借指边疆之地,暗示笛声所引发的哀愁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而是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家国情怀。壮士哀,既是对壮士内心情感的描绘,也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感慨。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乃至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闻笛》通过笛声这一媒介,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赠少室山麻襦僧

秖辫麻为衲,此中经几春。

庵前多猛兽,径小绝行人。

泉近濆瓶履,山深少垢尘。

想师正法指,喻我独迷津。

(0)

送贾谟赴共城营田

上国羞长选,戎装贵所从。

山田依法种,兵食及时供。

水气诗书软,岚烟笔砚浓。

几时无事扰,相见得从容。

(0)

送朱庆馀越州归觐

乡书落姓名,太守拜亲荣。

访我波涛郡,还家雾雨城。

海山窗外近,镜水世间清。

何计随君去,邻墙过此生。

(0)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一

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

路当边地去,村入郭门来。

酒户愁偏长,诗情病不开。

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

(0)

波冲乱石长如雨,风激疏松镇似秋。

(0)

题崔行先石室别墅

山空水绕篱,几日此栖迟。

采菊频秋醉,留僧拟夜棋。

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

更喜连幽洞,唯君与我知。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