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峰遥列屏,草亭刚学笠。
倪迂与黄痴,妙蕴恰收拾。
树因风欲鸣,苔经雨还湿。
莫谓无幽人,孤鹤介然立。
螺峰遥列屏,草亭刚学笠。
倪迂与黄痴,妙蕴恰收拾。
树因风欲鸣,苔经雨还湿。
莫谓无幽人,孤鹤介然立。
此画描绘的是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小亭子,坐落在螺形山峰之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山峰排列得如同屏风,草亭则小巧玲珑,宛如一顶精致的斗笠,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画面中,倪云林和黄公望两位古代画家的风格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将山水的韵味与意境完美呈现。
风吹过树林,似乎能听到树叶轻轻的呢喃声;雨后,青苔更加湿润,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孤独的仙鹤独立于亭中,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高洁与宁静。
整幅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林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年来惯行役,楚尾又吴头。
餐霞吸露,何事佳处辄迟留。
云听渔舟夜唱,花落牧童横笛,占尽五湖秋。
胡床兴不浅,人在庾公楼。
绣帘卷,曲阑暝,翠鬟愁。
森罗万象,与渠诗里一时收。
天设四桥风月,地会三州山水,邀我伴沙鸥。
明朝起归梦,一枕过苹洲。
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
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
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
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
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
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
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
残霞似相贷,一缕媚汀洲。
年来衰懒,渐无心赏遍,目前佳趣。
寂寂墙险春荠老,不到先生鼎俎。
诗卷寻医,禅林结局,酒入昏田务。
山头云气,为谁来往朝暮。
犹有筇杖多情,扪萝踏石,坠半严华雨。
更向葭丛摇短艇,惊起飞鸿烟渚。
横玉凄清,焦桐古淡,一笑忘千虑。
更阑人静,此声今在何处。
冯夷微怒,被鲛人水府,织成绡縠。
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一溪寒玉。
岸柳烟迷,海棠酒困,赢得春眠足。
凭栏搔首,为谁消遣愁目。
遥想居士床头,竹渠新雨。
溜瓮中春醁。
不惜千钟为客寿,倒卧南山新绿。
晚月催归,春风留住,费尽纱笼烛。
恍疑仙洞,梦游天柱林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