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首·其八》
《偈十首·其八》全文
宋 / 释慧晖   形式: 偈颂

定林只履,天台楖?。鈯斧住山,横担镔铁。

独有云床老胡僧,徒见夜中天上月。

目前无极分外心,少室花容是妙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宗修行者的形象,以定林和天台为背景,展现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宁静。"定林只履"可能指的是僧人在定林寺行走,仅着一双木屐;"天台楖栗"则暗示了僧人来自天台山,可能手持一柄斧头砍柴,"鈯斧住山"象征着与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自给自足。

"横担镔铁"进一步描绘了僧人肩扛重物的坚韧形象,镔铁可能象征着修行的艰难和决心。"独有云床老胡僧","云床"指僧人的简陋卧具,"老胡僧"则表明是一位年长的外国僧人,强调他的独特和与众不同。

"徒见夜中天上月",夜晚仰望明月,反映出僧人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目前无极分外心",表达了僧人摒弃杂念,专注于当下的心境,"少室花容是妙诀",将自然之美与禅修的智慧相提并论,认为领悟花开花落的自然法则就是修行的至高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场景,传达出禅宗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宋代禅宗诗歌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释慧晖
朝代:宋

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次前韵寄郑悦斋

单骑冲寒发路东,只缘归计太疏空。

三年事外多闲日,一别花间几信风。

出处莫期当世合,功名要与古人同。

凭君试问真消息,应已西兴唤短篷。

(0)

题花光梅十首·其一悬崖放下

著脚孤高太出奇,冯空斜落两三枝。

大风动地吹崖裂,正是冰姿蕴藉时。

(0)

独坐看海棠二绝·其二

沈香亭下太真妃,一笑嫣然国已危。

当日杜陵深有恨,何心更作海棠诗。

(0)

婆罗门引.忆叠山翁

佳人鬓发,几回涂抹共婵娟。又何止三千。

拟待盈盈宝鉴,多少绮罗筵。

恨妖蟆怪事,长夜中天。中河影圆。清泪落尊前。

舞罢霓裳初服,肯为人妍。

□□□□,算惟有、蕊宫天上仙。缑山鹤,亦欲蹁跹。

(0)

庚寅五月十二日偕赵平甫拜采石神霄宫太白坟

孤风吹黄鹄,远客归自鲁。

瓣香拜公坟,梁月重凄楚。

比曾登太山,依韵踵遐武。

生平景仰心,兹夕遂亲睹。

何地无青山,何人无黄土。

艳艳谪仙翁,配月照今古。

惜哉生死世,于道竟无补。

世乏蹈海人,此事与谁语。

徘徊暮云亭,玄蝉诉轻暑。

(0)

闻叠山己丑四月七日死于燕

声名如此付杯羹,满腹琅玕不得呈。

诺士倘能如孔子,杀身未必死盆成。

骨埋北壤名山重,冤入南天上帝惊。

当日刀圭成谩尔,金华仙籍再书名。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