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能仁久,欣闻赐额还。
浮云已过眼,依旧好青山。
不到能仁久,欣闻赐额还。
浮云已过眼,依旧好青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对能仁禅寺的赞美之作。通过“不到能仁久,欣闻赐额还”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能仁禅寺久闻其名而未得一见的遗憾,以及得知寺庙被赐予新名时的喜悦之情。接下来,“浮云已过眼,依旧好青山”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过往的烦恼比作飘过的浮云,强调了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后,内心依然能够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好青山”象征着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云烟变幻与青山常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小园远尘市,水竹颇幽深。
上有枝柯稠,下有灌莽深。
有鸟名不识,结巢在其阴。
日夕勤哺雏,啁哳多清音。
吾意怜此鸟,不异笼中珍。
不敢语人知,惧有儿童侵。
野狸孰告汝,窃伏伺无人。
睢盱欲攀缘,探巢恣噬吞。
幸我适见之,恻然为惊奔。
急为驱之去,爱护意弥勤。
黄口亦易长,旬日毛羽新。
随母共上下,喧呼各欣欣。
好生物我同,并育天地仁。
及物岂吾力,聊以慰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