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谪宦沮蛮氛,天放扁舟下楚云。
归信应先春雁到,閒心期与白鸥群。
晴溪欲转新年色,苍壁多遗古篆文。
此地从来山水胜,它时回首忆江门。
三年谪宦沮蛮氛,天放扁舟下楚云。
归信应先春雁到,閒心期与白鸥群。
晴溪欲转新年色,苍壁多遗古篆文。
此地从来山水胜,它时回首忆江门。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过江门崖》。诗中描绘了诗人从贬谪之地返回江南,乘舟经过江门崖的情景。首句“三年谪宦沮蛮氛”,点明了诗人的贬谪经历,以及在蛮荒之地的岁月。接着“天放扁舟下楚云”一句,以“扁舟”和“楚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随风而行的归途景象。
“归信应先春雁到,闲心期与白鸥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期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春雁的到来预示着归家的喜悦,而与白鸥为伴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晴溪欲转新年色,苍壁多遗古篆文”描绘了沿途景色的变化与历史的痕迹。晴朗的溪流映照出新年的生机,古老的石壁上刻写着历史的印记。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最后,“此地从来山水胜,它时回首忆江门”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怀念。无论未来身在何处,心中都会怀念这次经过江门崖的旅程,以及那里的山水之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吹面东风竖绿蓑,诗翁七十醉婆娑。
放怀自号天随子,知我无如春梦婆。
吟有小奚磨破砚,卧看赤脚踏行窝。
太湖争似黄湾阔,高浪粘天独笑过。
岷山中断洮水来,分入西湖浸城址。
一落城阴不复回,馀波日转皋兰尾。
阴风凄冽寒气早,愁雾惨澹边思起。
谁言秋水澹无情,默观意亦有悲喜。
天轩地辟沧溟开,百川东奔如激矢。
龟龙受职日夜趋,万折必东效臣子。
发源本愿盈科进,筑防岂期因坎止。
日升不及浴云龙,泥润空能养萑苇。
停波寂寞虽无语,物情得失应如此。
淮阴野外乞馀食,留侯圯下收堕履。
当年或失龙准翁,冷落功名千古耻。
我欲鸠工聚长锸,齐平决堤如决纸。
直看惊湍万里潮,免嗟穷涸千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