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烟楼阁碧纱亭,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紫烟楼阁碧纱亭,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山水画面,紫烟缭绕的楼阁和碧纱笼罩的亭台显得异常神秘。诗人以“上界诗仙”自称,彰显其超脱尘世、独步天下的高远志趣。
“奇险驱回还寂寞”,表达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漫游后又返回来时所感受到的孤寂与空旷之情。这里的“奇险”指的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寂寞”则是那种超然物外后的内心体验。
“云山经用始鲜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长时间观察和运用,使得自己的心境变得清新而明朗。这一句强调了自然之美能够启迪人的心灵,促使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提升。
接下来的“藕绡纹缕裁来滑”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所见到的细腻景象。这里的“藕绡”指的是水中的藕草,而“纹缕”则形容山间溪流的蜿蜒曲折,两者交织出一种自然之美的画面。
“镜水波涛滤得清”,这一句则更加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诗人将静谧的水面比喻为一面镜子,而涟漪纹路则被过滤,变得异常清澈。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写实,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之清明。
“昏思愿因秋露洗”,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秋夜的凉露洗净内心的迷惘与混沌。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精神纯洁和内心澄明的向往。
最后,“幸容阶下礼先生”则是对某位尊敬者的谦逊表达。诗人在山水之间体验到了自然之美,进而希望能够得到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师傅的教诲和指导。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与追求。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
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西风才起一蝉鸣,便算关河马上程。
碧浪鹢舟从此别,丹霄鹄箭忍无成。
二年芳思随云雨,几日离歌恋旆旌。
回首横塘更东望,露荷烟菊倍伤情。
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春排北极迎仙驭,日捧南山入寿杯。
歌舜薰风铿剑佩,祝尧嘉气霭楼台。
可怜四海车书共,重见萧曹佐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