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雨收残暑,西来水似天。
秋风生柁尾,明月落尊前。
惨澹依山寺,欹斜下濑船。
清歌不成调,思尔枕书眠。
过雨收残暑,西来水似天。
秋风生柁尾,明月落尊前。
惨澹依山寺,欹斜下濑船。
清歌不成调,思尔枕书眠。
这首元代诗人于立的诗《次韵(其一)》描绘了一幅秋日行舟的景象。首句“过雨收残暑”写雨后天气转凉,暑气消退,给人一种清爽之感。接着,“西来水似天”运用比喻,形容水流清澈,仿佛与天相接,展现出宽广的视野和宁静的湖面。
“秋风生柁尾”进一步描绘了秋风轻轻吹过船尾,带来凉意,暗示着季节的转换。而“明月落尊前”则描绘出明亮的月光洒在酒杯之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诗人似乎在船上举杯对月,享受这份宁静。
“惨澹依山寺”描绘了远处山寺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模糊而庄重,透露出一丝寂寥。最后两句“欹斜下濑船,清歌不成调”,诗人乘船顺流而下,歌声因心境而略显凄清,难以成调,表达了诗人此时的思绪纷飞,可能是在思念远方的朋友或沉浸在书卷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荼蘼殿春枝满霜,卢橘熟夏今乃黄。
弹丸煌煌照坐光,老叟惊诧见未尝。
客言采果孟冬月,剖竹为符带苍雪。
包之赫蹄满贮中,缠以丝枲外合节。
或藏绿豆因醉翁,或杂寸膏仍缄封。
三说未识将谁从,但觉色香新摘同。
分甘安能与众乐,秘方何惜都传却。
已誇指下石化金,仙指并求君勿噱。
王觐十五载,归来稀旧交。
我鬓昔已华,今兹固宜凋。
去国甫重五,还家倏登高。
永和有兄弟,咫尺如烟霄。
缅怀江东使,地远心更劳。
遥知上翠微,江山胜金焦。
岂无茱萸酒,望望心郁陶。
相从会有日,永矣非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