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婆岭独高秋浦,皖公山正望龙舒。
端如牛女隔天汉,不似彭郎近小姑。
太婆岭独高秋浦,皖公山正望龙舒。
端如牛女隔天汉,不似彭郎近小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太婆岭上远眺皖公山的情景,将眼前的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其深远的意象。"太婆岭独高秋浦",展现了太婆岭的孤独高耸,如同秋天的浦江之巅,凸显其地理位置的特殊。"皖公山正望龙舒",诗人视线转向皖公山,想象着山中可能隐藏的龙舒美景。
接下来两句运用了牛郎织女和彭郎小姑的典故,"端如牛女隔天汉",比喻两山之间的距离遥远,如同牛郎织女被银河所阻,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遥不可及之感。而"不似彭郎近小姑"则以彭郎和小姑的亲近关系反衬出自己与皖公山之间距离的遥远,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对现实距离的感慨,语言简洁,意蕴丰富。
翻身龙翻石,招我立老人。
辛苦馋涎过,飘若神仙身。
老人昔扶杖,鬼窃摧为薪。
须眉信甚伟,毋乃曾避秦。
黄公与角里,化石或有因。
不然谷城葬,生死子房亲。
我行揖翁坐,欲就往古陈。
白云滃起谷,忽失面目真。
旁一老差小,徐甲从䏥贫。
索钱吐乙符,白骨支轮囷。
颇闻七十庵,所在宅隐沦。
斯翁存岿然,及见古初仁。
黄山朝朝海,松长如桑匀。
松乎海随灭,石寿逾灵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