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苦暄浊,散步青山冈。
顾瞻阒无人,明月流清光。
系舟杨柳根,移床松桂傍。
默默坐复起,仰天夜未央。
咄此万里身,顾影徒彷徨。
水蛙聒靡厌,草虫鸣暗伤。
蛙虫讵足怪,蛇虺未可量。
银河淡欲没,露下凉沾裳。
且复归我舟,濯足临沧浪。
夏夜苦暄浊,散步青山冈。
顾瞻阒无人,明月流清光。
系舟杨柳根,移床松桂傍。
默默坐复起,仰天夜未央。
咄此万里身,顾影徒彷徨。
水蛙聒靡厌,草虫鸣暗伤。
蛙虫讵足怪,蛇虺未可量。
银河淡欲没,露下凉沾裳。
且复归我舟,濯足临沧浪。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夏夜》描绘了夏日夜晚的静谧与清凉。首句“夏夜苦暄浊”以“苦暄浊”三字,形象地写出夏夜虽然炎热,但空气浑浊不净的感觉。接着,“散步青山冈”展现出诗人独自在山岗上漫步的情景,借以排遣暑热。
“顾瞻阒无人,明月流清光”两句,通过描绘周围空寂无人,只有明亮月光照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诗人将船系于杨柳根下,床安置在松桂旁边,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尘世喧嚣的远离。
“默默坐复起,仰天夜未央”写诗人独自静坐又起身仰望星空,显示出内心的思绪万千。接下来,他感叹自己的万里之躯,面对月光下的影子,感到迷茫和徘徊。“水蛙聒靡厌,草虫鸣暗伤”两句,通过蛙声虫鸣,寓言人生的嘈杂与无常。
诗人并未被这些琐碎的声音所扰,反而更加警觉,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即使是看似平凡的蛙虫,也值得敬畏。“蛇虺未可量”暗示潜在的危险不可小觑。银河渐淡,露水微凉,诗人决定回归舟中,洗涤心灵,沉浸于沧浪之水的洗礼。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