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觐十五载,归来稀旧交。
我鬓昔已华,今兹固宜凋。
去国甫重五,还家倏登高。
永和有兄弟,咫尺如烟霄。
缅怀江东使,地远心更劳。
遥知上翠微,江山胜金焦。
岂无茱萸酒,望望心郁陶。
相从会有日,永矣非一朝。
王觐十五载,归来稀旧交。
我鬓昔已华,今兹固宜凋。
去国甫重五,还家倏登高。
永和有兄弟,咫尺如烟霄。
缅怀江东使,地远心更劳。
遥知上翠微,江山胜金焦。
岂无茱萸酒,望望心郁陶。
相从会有日,永矣非一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久别归乡后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诗中以“王觐十五载,归来稀旧交”起笔,描绘了自己离家多年,归来后发现旧友稀少的境况,流露出时光荏苒的感伤。接着,“我鬓昔已华,今兹固宜凋”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自嘲,暗示了岁月无情。
“去国甫重五,还家倏登高”描述了诗人刚过五十岁就返回家乡的情景,以及登高远眺的场景,寓言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永和有兄弟,咫尺如烟霄”运用比喻,形容虽然兄弟近在咫尺,但因距离遥远,感觉如同在云端一般难以接近。
诗人怀念起江东的使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缅怀江东使,地远心更劳”。他想象着他们在翠微山上的生活,感叹江山之美胜过金焦之地,然而自己却无法亲身前往。“岂无茱萸酒,望望心郁陶”借茱萸酒表达对团聚的渴望,心中充满惆怅。
最后两句“相从会有日,永矣非一朝”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虽然这种期盼漫长,但诗人坚信终有一日会实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