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官学佛几经秋,梦里书空醒便休。
会得三吴灭门句,也须亲到百花洲。
吾官学佛几经秋,梦里书空醒便休。
会得三吴灭门句,也须亲到百花洲。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示李才翁宣教》。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修行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吾官学佛几经秋",表明诗人长期致力于佛教的学习和实践,时间漫长如同秋季一般。"梦里书空醒便休",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梦境中沉浸在佛理研读中,醒来后便将其放下,体现了禅定与超脱的精神境界。
"会得三吴灭门句",这里的"三吴灭门句"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个深刻教义或典故,暗示诗人已经深刻理解并领悟到了某种佛法的真谛,可能是指破除执着、放下一切的智慧。"也须亲到百花洲",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只有亲身经历过修行的磨砺,才能真正体验和实践佛法,百花洲可能象征着生活的纷繁世界或是修行的实地体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态度,以及对修行之路的沉思与感悟。
玻璃盆泻琉璃水,素娥晚妆欲梳洗。
报道虚皇筑雪宫,一架半间三万里。
却嫌广寒未苦宽,要借新宫作上元。
先烦玉妃整羽卫,次遣青女褰云关。
渠侬旧有七宝藏,封在琼楼楼顶上。
中藏脑子万斛强,轻明片片梅花样。
急呼滕六取将来,更和端叶挼作埃。
狂抛乱撒不停手,满空碎下真珠胎。
乾坤立变水精阙,云衢透冷天街滑。
姮家催索水霜袍,肌粟衣铢添不彻。
银轮冻作一团冰,望舒堕指推不行。
兔啼蟾泣滴成露,海东飞上金鸦精。
今日意不惬,出游聊逍遥。
父子自为伴,何须外招邀。
过溪足小倦,临流坐危桥。
回头顾五庐,竹树翳草寮。
独有万花亭,岿然出山椒。
高陂泻溪水,环佩锵琼瑶。
飞流迸空起,平水和天摇。
春淙到潭底,势尽自浮漂。
蟹眼沸不停,雪山涌还消。
近观绝汹汹,远听渐萧萧。
忽逢绿头公,携孥鼓丹桡。
喧呼苇间出,得意似见骄。
我行为小立,流鱼偶双跳。
人物各自适,兹游定谁超。
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
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来牵天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
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
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阳侯国。
千村一抹片子时,四岸人家眼中失。
似闻咫尺是杨州,更数宝应兼高邮。
青天万里当径度,不堪回首都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