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
君今欲会通宗旨,后夜猿啼在乱峰。
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
君今欲会通宗旨,后夜猿啼在乱峰。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道常写给名叫百丈僧的僧侣的一首偈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建议。"不要三乘要祖宗",这里的"三乘"通常指佛教的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而"祖宗"则可能指的是佛法的根本教义或历代高僧的传承。诗人强调的是回归佛法的本质,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教阶或传承。
"三乘不要与君同",进一步强调个人修行应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而非盲目追求与他人一致。这体现了禅宗注重个人顿悟和直指人心的教法。
"君今欲会通宗旨",鼓励对方深入理解并融会贯通佛教的核心精神,即解脱生死、觉悟真我。
"后夜猿啼在乱峰",以自然景象作结,寓意修行之路充满艰辛,夜晚的猿啼声在乱峰中回荡,象征着修行者在寂静中面对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这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修行智慧,鼓励个体独立思考,深入领悟佛法,并通过艰苦的实践来寻求真谛。
圣皇抚昌运,肇基营北京。
骏奔来万方,小大罔不承。
上天锡灵贶,异瑞缤纷呈。
维时届上元,乐与臣庶并。
巨鳌戴神山,巀嵲出沧溟。
屹然向双阙,飞翠相回萦。
瑞气发华彩,五色含精英。
凝辉烛霄汉,吐耀亘天庭。
群仙驾鸾鹤,缥缈凌紫清。
箫韶合舜乐,九奏锵和鸣。
龙旂拂层霄,凤辇敞云屏。
星毬百宝丽,火树千花明。
鱼龙陈杂戏,罗绮叠晶荧。
华夷总欢庆,宴乐沾恩荣。
圣情重悦怿,朝野腾歌声。
微臣忝侍从,何以输忠诚。
愿言颂帝德,万岁乐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