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慈感寺极目轩·其三》
《题慈感寺极目轩·其三》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尘眼登临清旷,水心楼阁峥嵘。

欲见普门大士,菰蒲影里钟声。

(0)
注释
尘眼:从尘世的角度。
登临:登上。
清旷:清新开阔。
水心:水中的。
楼阁:楼台。
峥嵘:峻峭不凡。
普门大士:普门菩萨,佛教中慈悲救苦的象征。
菰蒲:水生植物,这里可能指代湖边或池塘边的环境。
影里:在光影中。
钟声:寺庙的钟声。
翻译
在尘世眼中,登上高处显得清新开阔。
水中的楼阁显得格外峻峭雄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题慈感寺极目轩》。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心境和他所描绘的景象。

“尘眼登临清旷”一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景。“尘眼”指的是凡俗之眼,而“清旷”则是一种开阔而清新之感。这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水心楼阁峥嵘”,则描绘了一幅水边楼阁的画面。“水心”指的是水边或心灵深处,“楼阁”代表着高耸的建筑物,而“峥嵘”则形容了它们的层叠和错落有致。这两句交织出一副宁静而美丽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于心灵寄托的向往。

第三句“欲见普门大士”,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佛教智慧的追求。“普门”是指广布恩惠给予众生的意思,而“大士”则是对佛教中修行境界高深者的一种尊称。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宗教情感,也反映出他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一句“菰蒲影里钟声”,则描绘了一幅寺庙内外的宁静场景。“菰蒲”是指水生植物,常用来形容水边环境,而“影里钟声”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心灵得以净化和平静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佛教智慧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股超脱尘世、向往清净之境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其二

白云剪作瑶坛雪,寒旭蒸开玉洞花。

山北山南看更好,炊烟朵朵是仙家。

(0)

次晦机和尚韵送悟上人归径山

瓦缶固已无黄钟,雪曲岂混巴歌中。

石房巉岩自丘壑,兀坐赢得閒观空。

上人何从悟玄旨,了知是法非文字。

高高解穷千仞巅,深深能极九渊底。

岁晚相看正摇落,此身勿讶无锥卓。

归去凌霄古寺间,且听松风撼乔岳。

(0)

佘山道中

老树排云石径斜,炊烟起处有人家。

一声啼鸟春成夏,新绿满汀浮柳花。

(0)

和陶渊明咏贫士·其三

举世尚驰骛,飘如风中篷。

上书争眩鬻,言语自称工。

谁欤持清节,乃见楚两龚。

黄尘随手拂,白日与心同。

有荣方觉辱,无屈岂求通。

誓追辽海鹤,插翅以相从。

(0)

病起读列子真经·其二

神巫善相人,壶子如湿灰。

扁鹊巧发药,季梁病弗治。

一形苟脱落,纯气固委蛇。

随火出石壁,泳珠没淫隈。

彼或蜩翼得,此犹沤鸟疑。

中心既怵殆,外物尽坑溪。

干壳即木叶,皮肤类婴孩。

远矣列姑射,吾为荣启期。

(0)

伤李氏妾·其一

皎皎彼姝子,粲粲美容华。

鲜肌映朝日,惠质斗晴葩。

借问何从来,生自公侯家。

一为箕帚役,敛已绝矜誇。

居处辞曩贵,食饮避前奢。

柰何九秋霜,竟殒三春花。

时时想尔形,抚膺叹以嗟。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