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康斋吴与弼先生墓》
《过康斋吴与弼先生墓》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桐园三尺聘君坟,犹有门人为扫云。

此日英灵应识我,斯文风气莫如君。

吟残老杜诗千首,看破伊川易几分。

未了平生端的事,九原风露倍酸辛。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过康斋吴与弼先生墓》表达了对先贤吴与弼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首句“桐园三尺聘君坟”,通过“桐园”象征高尚品格,以简短的尺土表达对故去者的深深怀念。次句“犹有门人为扫云”,暗示吴先生的影响力仍在,门人不忘其教诲,犹如扫云般清除心中的尘埃。

“此日英灵应识我”,诗人想象吴先生在天之灵能感知自己的来访,体现了对先贤的敬重和期待得到精神上的指引。“斯文风气莫如君”,赞美吴先生在学术和道德风尚上的杰出贡献,无人能及。

“吟残老杜诗千首,看破伊川易几分”,诗人借杜甫的诗歌和程颐的学问来衡量,感叹自己虽有志于学,但与吴先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了平生端的事”,表明诗人对未能完成先生遗志的遗憾,以及对人生未竟事业的感慨。

最后,“九原风露倍酸辛”,诗人站在墓前,感受到清冷的风露,更加深了对亡者的哀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慕先贤,感叹世事无常的复杂情感。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对先贤的敬仰和自我反思交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惜栯李花

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

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

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

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

由来好颜色,常苦易销铄。

不见莨荡花,狂风吹不落。

(0)

哭刘敦质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

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

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

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0)

池上即事

行寻甃石引新泉,坐看修桥补钓船。

绿竹挂衣凉处歇,清风展簟困时眠。

身闲当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

林下水边无厌日,便堪终老岂论年。

(0)

荅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

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0)

白牡丹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0)

光启四年春戊申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