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
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
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
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
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
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
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创作的《哭刘敦质》,表达了诗人对亡友刘敦质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墓地的情景,两株小柏、新的土坟以及苍苍的白露草,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突出了诗人对于亡友的不舍与哀伤。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刘敦质品德高尚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命运不公和哀悼亡友的情感深度。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这几句则是诗人对比了愚昧之人长寿和贤能之士短命的现象,通过“龙”与“蠖”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对亡友的同情和不平。
最后,"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在哀悼之后,将要质问天地,为何让贤者早逝,而不是长寿。这一系列的情感表达和哲学思考构成了这首诗深刻的主题。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亡友的深切哀悼,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命运以及正义与非正义问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