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腊月前溪上,照水野梅多少株。
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
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
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
江南腊月前溪上,照水野梅多少株。
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
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
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梅花》,描绘了江南腊月时节溪边梅花盛开的景象。首句“江南腊月前溪上”,点明了时间地点,展示了冬季的江南,溪流之上,梅花初放。次句“照水野梅多少株”,通过“照水”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梅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姿态,以及梅花的数量众多。
“艳薄自将同鹄羽”,以天鹅的羽毛比喻梅花的轻盈和洁白,赞美其清雅之美。“粉寒曾不逐蜂须”,进一步强调梅花的冷艳,即使在寒冷中也不像蜜蜂追逐花蕊那样热闹,更显其孤高品格。
“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通过与桃花和杏花的对比,突出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的坚韧和耐寒。最后,“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劝告远方的游子暂且停下吹笛,因为随着梅花香气的消散,美景也将随之消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质和坚韧的精神,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体现了梅尧臣诗歌清新淡雅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