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泽降时雨,卉木初萋萋。
黄陨岂其时,片叶飞吾阶。
昊天施大化,荣悴理不齐。
胡为日与人,多寡较毫釐?
圣舜乃恶父,牧犊遂无妻。
顺命苟无忤,焉往不得谐。
阳泽降时雨,卉木初萋萋。
黄陨岂其时,片叶飞吾阶。
昊天施大化,荣悴理不齐。
胡为日与人,多寡较毫釐?
圣舜乃恶父,牧犊遂无妻。
顺命苟无忤,焉往不得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感春杂咏八首》中的第六首,以春日景象为背景,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阳泽降时雨,卉木初萋萋”,描绘了春天时节,雨水滋润大地,草木开始生长的生机勃勃景象。接着,“黄陨岂其时,片叶飞吾阶”两句,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现象,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一片落叶看似不合时宜地飘落,实则寓意生命的短暂和变化无常。
“昊天施大化,荣悴理不齐”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万物生长与凋零,各有其时,不可强求一致。“胡为日与人,多寡较毫釐?”则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为什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过于计较得失,忽略了事物本质的和谐与平衡?
“圣舜乃恶父,牧犊遂无妻”引用古代典故,借以说明即使圣贤如舜,也未能避免家庭的不幸,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和人生的复杂性。
最后,“顺命苟无忤,焉往不得谐”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命运的态度,认为只要遵循自然法则,无论身处何方,都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深入探讨了人生哲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