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声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
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玉漏声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
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静与孤独氛围。开篇"玉漏声长灯耿耿",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深夜,玉漏(古代计时器)一滴一滴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而灯火则是微弱而又坚持的存在。紧接着"东墙西墙时见影",通过光影的变化暗示了夜晚的寂静与空旷。
接下来的"月明窗外子规啼",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声音——夜晚清明的月光之下,蟋蟀(子规)的鸣叫声显得尤为凄清。最后"忍使孤魂愁夜永",诗人表达了一种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哀愁,这种感受在漫长的夜晚中被无限放大。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光影和声音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绪。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处,也映照出了古代文人在寂寞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心境。
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跬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
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燕喽喽,羽缡徙,飞来飞去无休时。
主家门户已零落,泊向门前枯树枝。
枯树枝落多风雨,欲止还惊不能住。
一身投迹无所托,百口衔泥竟何补。
燕喽喽,羽扑簌,朝出愁飞暮愁宿。
杏梁暗逐綵云空,翠幕珠帘梦相逐。
社日欲过桃花稀,百鸟争巢春食肥。
池南华屋馀青草,落日时来掠地飞。
杨郎庭前双桂树,我一见之消百忧。
亭亭车盖立清昼,瑟瑟雾雨含清秋。
东偏一株极偃蹇,苔藓半面青相樛。
西偏一株亦惨淡,云中倒挂珊瑚钩。
青蛟晓蜕腥雨湿,黑蜧夜斗苍烟愁。
开轩宴我坐其下,上有鸣鸟声和柔。
沈阴满地不见日,石池之冰光浏浏。
清霄叶落玄鹤舞,八月花发山翁留。
我惭学仙苦不早,安得御子昆崙丘。
便当吹笛明月底,坐看玉宇寒飕飕。
人间双桂有如此,气节岂肯卑微休。
呜呼气节岂肯卑微休,小山之隐兮毋相求。
慈竹绿而贞,慎草青以润。
披纷瑞香蟠,纠屈栀子韧。
蓬然出众美,生意各欣振。
虚庭荫深广,烈日光不瞬。
泉石涵清妍,盎盆陟崇峻。
移床坐其侧,凉吹飒两鬓。
重门掩苔藓,尘迹戒蹂躏。
赏幽君子心,席地频洒汛。
茗瓯既己陈,酒盏焉得摈。
高情寄林壑,乐此乐无竟。
我惭去田园,畏暑剧焚烬。
抱瓮息林阴,还思问田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