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弱柳万条斜,桃李名园未有花。
遥见朱阑倚红袖,粉墙山杏是谁家。
东风弱柳万条斜,桃李名园未有花。
遥见朱阑倚红袖,粉墙山杏是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次郊游所见之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东风弱柳万条斜”,以轻柔的春风拂过,柳枝随风摇曳的形象,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桃李名园未有花”,虽是名园,但此时还未见桃花和李花绽放,暗示着春天的进程尚未完全展开。
“遥见朱阑倚红袖,粉墙山杏是谁家”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只见一女子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背景是粉墙与山杏,画面中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自然的清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物的观察与想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特有的景象与情感,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憧憬之情。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