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圆师访余不遇因和余韵见赠再用前韵》
《圆师访余不遇因和余韵见赠再用前韵》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出郭寻禅者,联吟赓寒山。

如风发万籁,风止籁亦还。

清响动春潮,激石相回环。

对此离世踪,静我物外颜。

伐筱护笋稚,出生施鱼蛮。

一空有为迹,沉冥水石间。

机锋忽迸触,水流云自閒。

更唱再三和,林幽鸟关关。

玄言谁见赏,惟有刘与殷。

临渊坐忘筌,兹意问垂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孙贻在寻找禅者圆师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与圆师未遇后,以诗相赠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风”、“春潮”、“石”、“鸟”等,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

首句“出郭寻禅者,联吟赓寒山”,点明了诗人的行动目的——寻找禅者,并与之交流吟诗。这里借用“寒山”这一隐士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接着,“如风发万籁,风止籁亦还”,描绘了风吹过万物,发出各种声音,当风停息时,这些声音也随之消失的画面,象征着事物的瞬息万变和无常。

“清响动春潮,激石相回环”,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春潮涌动,石头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节奏感。

“对此离世踪,静我物外颜”,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仿佛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宁静。

“伐筱护笋稚,出生施鱼蛮”,通过描述砍竹子保护幼笋,以及出生施舍给蛮族的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一空有为迹,沉冥水石间”,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心灵纯净的状态,如同深陷于水石之间,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机锋忽迸触,水流云自閒”,描绘了诗人与禅者未遇时的内心触动,如同水流云动,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干扰。

“更唱再三和,林幽鸟关关”,展现了诗人与禅者虽未直接交流,但通过诗歌的共鸣,心灵得到了沟通,林间的幽静与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境的意境。

“玄言谁见赏,惟有刘与殷”,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理解自己深邃思想的知音的渴望,只有像刘、殷这样的智者能欣赏到这种玄妙的言语。

最后,“临渊坐忘筌,兹意问垂纶”,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直接与禅者交流,但通过这次经历,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修行之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与禅者未遇后的内心感悟和自我反思。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次韵书怀

细雨斜风薄暮天,帘垂四面景萧然。

案头旧卷长为伴,身外浮名素不牵。

饱读书时方免俗,无求人处即为仙。

年来更觉疏慵甚,万事让他一着先。

(0)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东篱久盼菊花黄,节到而今不吐芳。

莫谓风尘无赏识,故含幽质骗重阳。

(0)

悼亡夫十五首.乙巳岁.作·其八

清宵枕畔泪盈巾,幸有灵魂间可亲。

更添晓钟初动候,梦回不见玉楼人。

(0)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其一

一日犹如一岁长,金湖雉水两茫茫。

多时吟就相思句,怕惹相思懒寄将。

(0)

八声甘州.淮阴晚渡

尚依稀、认得旧沙鸥,三年路重经。

问堤边瘦柳,春风底事,减却流莺。

十里愁芜悽碧,旗影淡孤城。

谁倚山阳笛,并入鹃声。

空剩平桥戍角,共归潮呜咽,似恨言兵。

坠营门白日,过客阻扬舲。

更休上、江楼呼酒,怕夜深、野哭不堪听。

还飘泊,任王孙老,匣剑哀鸣。

(0)

归途杂述·其十九

积粟高于山,转运遍道路。

民乃有饥色,此又何以故。

但闻大官来,伺候无朝暮。

供张稍不齐,即逢吏役怒。

嗟哉蚩蚩氓,俯首向谁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