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粟高于山,转运遍道路。
民乃有饥色,此又何以故。
但闻大官来,伺候无朝暮。
供张稍不齐,即逢吏役怒。
嗟哉蚩蚩氓,俯首向谁诉。
积粟高于山,转运遍道路。
民乃有饥色,此又何以故。
但闻大官来,伺候无朝暮。
供张稍不齐,即逢吏役怒。
嗟哉蚩蚩氓,俯首向谁诉。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归途杂述(其十九)》描绘了一幅社会现实图景。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粮食储备丰富如山,然而百姓却仍面临饥饿的矛盾。"积粟高于山,转运遍道路"形象地写出官府仓储充足,物资运输繁忙,然而这些并未真正惠及民生,因为"民乃有饥色,此又何以故"。
诗人揭示了官僚体制的问题,官员们对底层民众的需求漠不关心,"但闻大官来,伺候无朝暮",只关注自己的接待是否周全,稍有疏忽就会招致"吏役怒"。最后,诗人感叹普通百姓"嗟哉蚩蚩氓,俯首向谁诉",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官府腐败现象的批判。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不公,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体现了清代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听夜来微雨,甚一霎,过东墙。
爱活色生香,芙蓉标格,暖贮春光。
珑松宝团琼缀,笑海棠、能睡更无香。
烂漫宋郎心眼,风流时世新妆。少年走马杏花冈。
句惹兴偏长。记夸酒青旗,树头招飐,唤客初尝。
别来吴姬粉面,比旧年、风韵转芬芳。
似觉生红闹意,未容说与东皇。
爱一枝香雪,几暮雨,洗妆残。
尽空谷幽居,佳人寂寞,泪粉阑干。
芳姿似嫌雅淡,问谁将、大药驻朱颜。
塞上胭脂夜紫,雪边蝴蝶朝寒。风流韵远更清闲。
醉眼入惊看。甚底事坡仙,被花热恼,惆怅东兰。
细倾玉瓶春酒,待月中、横笛倩云鬟。
吹散碧桃千树,尽随流水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