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未见今闻未闻,北南风气果殊分。
春逢雨易难逢霁,风送船行更送云。
不独耕犁免沮洳,顿教征棹豁氛氲。
明朝便近维扬路,隐隐遥眉列翠纹。
见未见今闻未闻,北南风气果殊分。
春逢雨易难逢霁,风送船行更送云。
不独耕犁免沮洳,顿教征棹豁氛氲。
明朝便近维扬路,隐隐遥眉列翠纹。
此诗《晴》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与细腻观察。
首句“见未见今闻未闻”,开篇即以新颖的视角,强调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象的新奇感受,仿佛是第一次见到,也第一次听到,流露出一种探索未知的兴奋与好奇。
“北南风气果殊分”一句,点明了地域差异对气候的影响,北方与南方的风土人情、气候特点各有不同,形象地展现了地理环境对自然现象的塑造作用。
接着,“春逢雨易难逢霁,风送船行更送云”两句,细腻描绘了春日里雨水与风的交织,以及它们对船只航行的影响。春雨虽多,但难得晴朗之日;而风不仅推动着船只前行,还带来了云朵,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
“不独耕犁免沮洳,顿教征棹豁氛氲”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在农事活动中,耕犁避免了土地的泥泞,而在航海中,风力不仅推动船只,还驱散了迷雾,让视野变得开阔。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力量的神奇与美好。
最后,“明朝便近维扬路,隐隐遥眉列翠纹”两句,将视线转向未来,预示着明天即将到达目的地——维扬(今扬州)。远处的山峦在晨光中呈现出一抹抹翠绿,既是对旅程即将结束的期待,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白璧易为玷,寡居少完节。
宛宛令母仪,娟娟抱幽洁。二十失所天,中道遭卼?。
秉心靡他适,誓死弗回折。
高堂何巍巍,翠柏凌霜雪。
遐龄介眉寿,莫景耀黄发。
有子足侍养,有孙足娱悦。
堂前綵衣舞,堂上旨甘列。
懿德及乡闾,清风敦阀阅。
载诵柏舟诗,永言播贞烈。
之官辞玉阙,送别傍金台。
暂驻城阴骑,同倾柳下杯。
念离俱缱绻,欲发更徘徊。
远树青如荠,春波绿胜苔。
路驰兼水陆,舟汎历沿洄。
之子儒家秀,前贤世德培。
羽仪明鸑鷟,器质抱琼瑰。
圣代蜚腾早,亨衢特达开。
三吴推道院,百里富英才。
习礼延陵邑,谈诗匡鼎来。
道存人自化,意澹俗无猜。
此去应相忆,题书寄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