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俞义仲挽诗》
《俞义仲挽诗》全文
宋 / 曾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适意平生水竹居,雌黄在手为藏书。

久看英子声名早,常恐良朋过往疏。

方喜安舆迎綵袖,忽惊平陌走丧车。

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泪满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wǎnshī
sòng / céngxié

shìpíngshēngshuǐzhúhuángzàishǒuwèicángshū

jiǔkànyīngshēngmíngzǎochángkǒngliángpéngguòwǎngshū

fāngānyíngcǎixiùjīngpíngzǒusàngchē

qīngsōngcuìbǎixīnqiāncháng使shǐxíngrénlèimǎ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为好友俞义仲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生活的追忆和对其离世的哀悼之情。首句“适意平生水竹居”描绘了俞义仲一生喜好宁静淡泊的生活,居住在清幽的水竹环境中。次句“雌黄在手为藏书”暗指他好学不倦,以批注书籍为乐。

第三句“久看英子声名早”,“英子”可能指的是俞义仲的才名或子女,言其早年即享有声誉。然而,“常恐良朋过往疏”则流露出诗人对好友去世后,朋友们因悲痛而疏于交往的担忧。

“方喜安舆迎綵袖”转而写到诗人本期待着迎接好友欢聚的场景,但突然间“忽惊平陌走丧车”,现实却是丧事来临,令人震惊。最后一句“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泪满裾”描绘了凄凉的送葬情景,青松翠柏象征着亡者的永恒,而行人泪满襟,则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深深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生与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曾协
朝代:宋   号:云庄   籍贯:南丰(今属江西省)   生辰:?-1173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猜你喜欢

周原已席上赋十月菊

布袍萧索不胜凉,坐爱芳心共日光。

何用门前看五柳,始知秋后有重阳。

故园栽处田应熟,小市开时药正香。

自古交期须岁晚,相过不敢避风霜。

(0)

醉杨妃菊次韵亨父

谁采繁花席上题,偶将名姓托唐妃。

日烘花萼醺时面,雨换华清浴后衣。

隔坐似邀秦国语,挥毫未放谪仙归。

欲从颜色窥生相,已落诗家第二机。

(0)

画菜

谁写西园数叶菘,露华清晓湿蒙茸。

玉堂夜半苏郎渴,此味无因献九重。

(0)

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一

近行十几日,秖如旦暮间。

远行十几日,恍若不计年。

澄澄□溪流,荡荡东去船。

寒风峭白日,萧条异山川。

高堂一片地,一刻数往还。

颜色隔千里,忽然立我前。

倚篷久惆怅,此意谁复怜。

入坐长叹息,晚炊起寒烟。

(0)

霜晓过禹门寺

溪上寒生骨,行行手自磨。

萍红知鸭路,水暗认鱼窠。

石磴苍苔古,山门落叶多。

未应禅宿尽,钟梵共蹉跎。

(0)

骤雨

雾气速于猱,奔空阵马逃。

树随山影失,雨覆夕阳高。

万手投筹箸,千夫振朄鼗。

已看天宇碧,馀点尚飘骚。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