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凋零万象昏,谁能先我见朝暾。
东南已得乾坤正,蛮貊方知夜旦分。
但觉沧溟浮佛屋,却忘衡岳近天阍。
迢迢下憩山腰寺,人世烟云尚吐吞。
星月凋零万象昏,谁能先我见朝暾。
东南已得乾坤正,蛮貊方知夜旦分。
但觉沧溟浮佛屋,却忘衡岳近天阍。
迢迢下憩山腰寺,人世烟云尚吐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傅良在祝融峰上观赏日出的壮观景象。首句“星月凋零万象昏”以夜晚星空的暗淡和月光的消逝,烘托出黎明前的沉寂与昏暗。诗人以“谁能先我见朝暾”表达对能亲历这一时刻的自豪和期待。
接下来,“东南已得乾坤正”暗示太阳即将升起的方向,天地间开始呈现出新的秩序,而“蛮貊方知夜旦分”则强调了日出对于偏远地区人们划分日夜的重要意义。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寓含了对宇宙秩序的敬畏和对光明的向往。
“但觉沧溟浮佛屋”描绘了海面仿佛承载着佛寺的幻象,象征着日出带来的神圣感,而“却忘衡岳近天阍”则以衡山之高,比喻自己接近天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崇高境界。
最后两句“迢迢下憩山腰寺,人世烟云尚吐吞”,诗人将视线从天空收回到人间,山腰寺庙成为歇息之地,人间的烟云变幻,象征着世事的无常。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人间的深刻感悟。
校书隐马队,饮酒窥狗窦。
礼法不见缚,高轩一宇宙。
二王咤连璧,小王腹如绣。
囊无一个钱,气自秦楚富。
公子莫焚券,妇翁幸铜臭。
往年数青蝇,腾䵬辄尚口。
言我已投劾,谓子不长寿。
本自植芜蘼,返恶芝蘅秀。
青蝇复青蝇,劝尔一杯酒。
云衢无遮拦,鬼录有先后。
马粪多长者,百怨不怀旧。
持此几酸馀,诸君相挽就。
坐上要车公,老李苦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