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贫女》
《感贫女》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天然素质胜铅华,一握青丝过老鸦。

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

长忧夜雪侵肌骨,不识春风到齿牙。

媒妁近来趋势利,终年元未适良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ǎnpín
sòng / xīn

tiānránzhìshèngqiānhuáqīngguòlǎo

xìnshǒuhuàméichéngliǔpénzhùshuǐdānglínghuā

chángyōuxuěqīnshíchūnfēngdào齿chǐ

méishuòjìnláishìzhōngniányuánwèishìliángjiā

翻译
她的天生丽质超越了华丽的妆饰,一头乌黑秀发超过老鸦的羽毛。
她随手描眉就像弯弯的柳叶,把水盆当作镜子照菱花。
长久以来她担忧夜晚的雪花侵入肌肤,感受不到春天的暖风拂过牙齿。
最近媒婆只看利益,一年到头她都没有嫁入好人家。
注释
天然素质:天生的美丽和资质。
铅华:华丽的妆饰。
青丝:黑发。
老鸦:乌鸦。
信手:随意。
画眉:描眉。
柳叶:细长如柳叶的眉毛。
菱花:古代女子用来照脸的镜子,形状像菱角。
夜雪:夜晚的雪花。
春风:春天的微风。
齿牙:牙齿。
媒妁:媒婆。
趋势利:追逐利益的趋势。
良家:好的家庭,指婚姻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貧困女子的境遇和心态,通过对她外貌、生活状态及内在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下层社会女性的同情与关怀。

“天然素质胜铅华,一握青丝过老鸦。”这里赞美貧女保持着自然无华的本色,比喻她虽然贫穷但精神不受外界影响,依旧坚韧如一握之青丝,即使岁月流逝,她也比喻超越了世间常态。

“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貧女即便在贫困中,也能保持自我风韵,用简单的方式装扮自己,如同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致。

“长忧夜雪侵肌骨,不识春风到齿牙。”这两句表达了貧女长期处于忧虑之中,甚至连季节变迁都难以感受到,反映出她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事物的疏离。

“媒妁近来趋势利,终年元未适良家。”最后两句则透露了貧女在婚姻上也屡遭挫折,无人为其提亲,她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家庭,反映出社会对弱者的忽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貧困女性生活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心以及对不平等社会现象的批判。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吴子南将赴罗源问保民保身之道予告之曰子家一閒翁之积厚矣子能承之推是心以勤施于政将无适不可岂直罗源而况其身哉子南请书于卷遂檃括为韵语以贻之体裁音律固在所不论也

不见閒翁三十春,每将淳德众中论。

兰阶茁秀看吾子,花县鸣琴问保民。

万化流行自兴孝,九经伦序起修身。

青云剩有前头路,记取长沙运甓人。

(0)

往岁阻风江上尝登圌山望海门孙思和逸想楼甚近而未之到也诵守溪翁之作遐思渺然敬次其韵

连云不见五城楼,曾立金鳌顶上头。

回首乾坤双雪鬓,海风吹梦落沧洲。

(0)

乡里诸公会东园颐元有诗次韵·其一

东园春燕集良俦,竹色花阴处处幽。

酒令角朋争采胜,诗篇信手趣赓酬。

云中鸡犬谁亲见,海上轮竿我已收。

南浦小堂仍不恶,肯来同泛木兰舟。

(0)

岁云晚矣园居独谣追始惟今斐然有述八章·其一

岁晚园亭木叶稀,小窗寒日净辉辉。

升平屡检新颁历,老懒空存旧赐衣。

今古一场藏鹿梦,江湖几处钓鱼矶。

閒来屈指平生事,犹欠青山一早归。

(0)

斋居·其二

层轩荫嘉树,素月流青空。

珠光激翠羽,绮丽难为容。

起步下中庭,徘徊西复东。

童子讶我然,窃语窥窗栊。

焦枯望霖雨,隆蕴思泠风。

鯈鱼濠梁上,岂识蒙庄翁。

(0)

敬亭和赏菊联句至十月未已次韵奉谑且为芍药寻盟二首·其二

间梅依竹几丛丛,曾伴渊明醉屋东。

秀质自然天力与,芳香不逐岁华穷。

琴尊胜会留清赏,旗鼓骚坛合顺风。

走遍凤城车马地,几人高兴与公同。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