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沧江别,言乖天汉游。
宁期此相遇,尚接武陵洲。
结绶还逢育,衔杯且对刘。
波潭一瀰瀰,临望几悠悠。
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昨夜沧江别,言乖天汉游。
宁期此相遇,尚接武陵洲。
结绶还逢育,衔杯且对刘。
波潭一瀰瀰,临望几悠悠。
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沧江边的告别场景,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重逢之约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集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一体的山水诗。
"昨夜沧江别,言乖天汉游。"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通过对星辰的吟咏(“言乖天汉”),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宁期此相遇,尚接武陵洲。结绶还逢育,衔杯且对刘。"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之约的期待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在这里,“武陵洲”、“结绶”、“逢育”、“衔杯”等意象,都营造了一种淡雅而不失豪迈的情趣。
"波潭一瀰瀰,临望几悠悠。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波潭”和“瀰瀰”传达出江水的流动声响,而“临望几悠悠”则表现了诗人站在岸边,远眺江景时的心境。“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中,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通过对比和对偶的手法,强化了自然美景的描绘效果。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俗世身份的自谦,以及对朋友如神仙般高洁品格的赞叹。这不仅是对朋友的一种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高远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