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思吮粉调铅日,紫菂缃芽。
露蕊烟葩,压倒南唐落墨花。
杜兰香去多时了,碎绵零纱。
飘泊谁家,剩有眉楼小篆斜。
回思吮粉调铅日,紫菂缃芽。
露蕊烟葩,压倒南唐落墨花。
杜兰香去多时了,碎绵零纱。
飘泊谁家,剩有眉楼小篆斜。
这首《采桑子·题画兰小册(其一)》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细腻入微的兰花画卷。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花的形态与神韵,以及对兰花之美的深刻感悟。
“回思吮粉调铅日”,开篇即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一幅精心绘制的兰花画卷之中,仿佛能感受到画家在调色、勾勒时的细致与用心。“紫菂缃芽”、“露蕊烟葩”,生动地描绘了兰花的色彩与形态,紫色的花朵、嫩黄色的花苞,露珠般的花蕊、如烟的花瓣,形象而富有诗意。
“压倒南唐落墨花”,通过对比,突出了这幅兰花画作的独特之处,仿佛超越了历史上的名画,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杜兰香去多时了,碎绵零纱”,进一步描绘了兰花凋谢后的景象,虽然花瓣已散落,但依然保留着一丝丝的美丽,如同细碎的棉絮和轻纱,虽已逝去,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痕迹。
“飘泊谁家,剩有眉楼小篆斜。”最后两句,以兰花的飘零与残留,引申出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短暂。兰花虽已飘零,但“眉楼小篆斜”的细节,却如同诗人的心迹,虽历经沧桑,仍保持着一份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怀念。
整首词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与美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陈维崧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当门一带溪流奔,左为青山右天门。
苍林隔市秘亭馆,满天清气胸平吞。
牙签鳞动书万轴,古鼎香烟昼凝馥。
父子兄弟自师友,天伦至乐其家独。
世路黄尘飞不到,理窟游心在深造。
云间桑梓隔重湖,艇子如飞波浩浩。
岳气钟嵩,星精降昴,五云光映麟书。
绿明红媚,风暖日长初?
金翿斜开洞府,群仙拥、翠佩琼裾。
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
文韬,兼武略,南阳诸葛,东海穰苴。
有貔虎龙蛇,深护储胥。
制胜不妨谈笑,莺声里、旗影徐徐。
行看取,非熊应兆,沙路辗高车。